康紫健和韓愛純老人分別已有84歲、77歲了,從今年7月1日開始,作為全縣第一批“長者餐廳”服務對象,他們開始享受低價送餐上門服務。
作為星沙街道的一家專業(yè)化養(yǎng)老公寓,康怡養(yǎng)老公寓從7月1日開始已為1200余人次送餐。
百善孝為先,敬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近年來,養(yǎng)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老人們的生活起居是兒女們最牽掛的事。如何讓老人吃到可口的飯菜,“食”有所依?長沙縣有妙招。
“康爹爹,我們送餐來了,您開下門咯!”8月26日中午,康怡養(yǎng)老公寓工作人員站在長沙縣星沙街道灰埠社區(qū)8棟90號樓下,給住在3樓的康紫健和韓愛純老人打電話,不一會兒,康爹爹便笑盈盈地打開門,開心地接過工作人員手上的飯盒。
近年來,長沙縣老年人群不斷增加,部分特困、空巢、高齡老人“吃飯難”問題突顯,特別是獨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餐質量不高。為有效解決這一矛盾,長沙縣從今年開始開展老年人配餐助餐試點工作,每個點給予8萬元的補助,老年人可以用低于市場價格享受送餐上門或集中就餐服務,獨居的康紫健和韓愛純便是其中一戶。
康紫健和韓愛純老人分別已有84歲、77歲了,從今年7月1日開始,作為全縣第一批“長者餐廳”服務對象,他們開始享受低價送餐上門服務。談及“長者餐廳”,康老和韓老兩人便止不住夸贊:“5元一餐還送上門,不僅花樣多,還很合口味哩!”韓老介紹,以往自己做飯,不僅需要常上下樓梯出去買菜,往往做得也比較簡單,如今自己每天只需在上午11時和下午5時前回家,便能有可口多樣的飯菜,花費不多,生活卻輕松了不少。
作為星沙街道的一家專業(yè)化養(yǎng)老公寓,康怡養(yǎng)老公寓有著干凈整潔的大廚房和專業(yè)的廚師,因此承接了望仙橋、灰埠、涼塘路3個社區(qū)的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試點項目,從7月1日開始已為1200余人次送餐,做法上不僅以適合老人的“軟熟”“油鹽偏淡”為標準,也會根據(jù)老人的不同意見適當調整口味,營養(yǎng)豐富、合理又均衡。
“4月開始,我們便根據(jù)社區(qū)提供的名單走訪了200余戶老人,入戶了解詳細情況,解釋政策!笨碘B(yǎng)老公寓院長王熹介紹,7月1日正式送餐前,公寓還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免費送測試,得到了很多老年人和家屬的認可,真正解決了腿腳不便、特困、高齡等獨居老人吃飯的問題。
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已在星沙街道涼塘路社區(qū)、望仙橋社區(qū)、灰埠社區(qū)、泉塘街道泉塘社區(qū)、湘龍街道中南社區(qū)、長龍街道長界社區(qū)、㮾梨街道陶公廟社區(qū)、黃花鎮(zhèn)東塘村、黃興鎮(zhèn)長軸社區(qū)試點,按照老人自愿原則,共有100余戶老人享受配餐助餐服務。
“銀發(fā)助餐”每餐價格按12元的標準設置(補貼前),每位助餐對象每餐按兩葷一素一湯的標準配置。助餐配餐服務項目由縣民政局福彩公益金一次性補貼8萬元,補貼后收費標準為:原則上試點社區(qū)特困老人、70周歲以上的低保、空巢、失獨和重度殘疾老人3元/餐, 60周歲以上老人7元/餐。特困、低保、高齡、空巢、失獨、殘疾老年人中失能半失能對象需送餐上門的,配送費由鎮(zhèn)(街)解決,其他需送餐上門的,配送費自理。
下一步,長沙縣將全力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實行市場化運營模式,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助餐服務體系,打造老人開心、子女省心、政府貼心的助老工程,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增強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
來源:紅網(wǎng)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