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親重病急需用錢
湖南一女子通過百度貼吧尋找網絡貸款
結果反被“網絡貸款”坑騙
30余萬元沒有了
……
2019年5月,這起由長沙市芙蓉區(q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電信詐騙案,法院判決張某構成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資料圖片
發(fā)帖求助“網絡貸款”,卻招來騙子
被害人覃某家境貧寒,卻遭遇母親重病的雙重打擊。只有微薄工資的她,在尋求銀行貸款未果的情況下,病急亂投醫(yī)在百度貼吧內發(fā)了一個“求助網絡貸款”的帖子。
2018年8月,被告人張某無意中瀏覽到,心想自己曾經在金融公司上班時,看到有人利用幫人辦理網絡貸款為由收取手續(xù)費、平臺費最后卷款逃走的例子,認為自己可以效仿賺錢,遂在貼吧內私信了覃某,宣稱自己有靠譜途徑幫助覃某申請到貸款,并要求覃某通過微信聯(lián)系。
覃某收到私信后仍將信將疑。被告人張某利用微信小號將自己打造成某金融公司骨干員工“廖某”,并找到覃某在貼吧上注冊的手機號對應的微信,添加好友之后向其展示特意為其“量身定做”的朋友圈。
覃某果然上當,急切地向張某詢問如何快速申請貸款解決燃眉之急。張某聲稱貸款需要中介費,要求覃某先行轉賬700元的中介費給自己。覃某毫不猶豫地立刻轉賬了700元。張某見覃某好騙,遂以收取平臺費、中介費、催收費等各種理由找覃某要錢。覃某在多次轉賬之后,不見貸款下放,期間也產生了疑惑。張某便在網購平臺上,以500元50條的價格,購買了以1069開頭的信息平臺發(fā)送信息的發(fā)送權,冒充各種知名貸款公司向覃某發(fā)送短信,告知覃某貸款正在辦理中。覃某便打消了疑慮,更加相信張某。
先后71次轉賬,被騙30余萬元
取得了覃某的信任后,張某于是多次以各種名義要求覃某轉賬匯款,原本尋找貸款的覃某不僅沒有借到錢,反而成了張某的“提款機”。
經查,2018年8月下旬至11月期間,覃某先后分71次轉給張某共計30余萬元。2018年11月25日,張某收取覃某最后一筆50元后,將覃某拉黑。覃某再次試圖聯(lián)系張某未果后,驚覺被騙,遂報警。
公安機關民警將張某抓獲到案后,發(fā)現(xiàn)張某將詐騙金額肆意揮霍,全數(shù)用于網絡賭博。而覃某由于過度相信張某,轉給張某的錢除了是自己辛苦攢下來的積蓄外,還使用了多張信用卡套現(xiàn),目前更是面臨著銀行的催收。
今年5月,芙蓉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判決:張某構成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檢察官提醒:面對各大貸款平臺的宣傳誘惑,市民一定要理性考察、謹慎選擇。面對不明對象的電話、短信進行宣傳時,多留個心眼,通過權威政府機構查詢其平臺是否具有合法性、真實性,主動拒絕收取高額“手續(xù)費”“平臺費”“服務費”的貸款機構,以免上當受騙。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