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林先生向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反映,甌海區(qū)永慶隧道非機動車道斜坡又陡又長,電瓶車上下困難,《溫州零距離》對此進行了報道。報道播出后,甌海區(qū)交通工程建設中心向欄目組反饋,永慶隧道非機動車道改造提升工程已經啟動,預計8月初就可以完成東西兩側非機動車道的改造提升。 甌海區(qū)交通工程建設中心工作人員金斌告訴記者,永慶隧道位置比較特殊,同時下穿金溫鐵路貨運線和軌道交通S1線,因此在設計方案時受到限制較多。雖然現有坡度是1:5,市民反映又陡又長,但該設計方案經過了專家論證,各項技術指標都符合國家規(guī)范。 甌海區(qū)交通工程建設中心工作人員 金斌:之前為什么選擇這樣一個方案呢,就是說我們也經過專家論證,如果我們把坡度按照規(guī)范2.5%的非機動車騎行標準來設置的話,我們往北必須把路口拉到六虹橋的位置。如果把路口延伸到六虹橋路的位置,整個的交通組織是非常亂的,存在交通交織的現象,整個安全隱患會非常大。再往南延伸出去的話,會和S1線的橋墩的位置是沖突的,所以這個位置也是比較尷尬的。 據金斌介紹,永慶隧道2021年通車之后,有市民反映非機動車道又陡又長,出行不便的情況。尤其是去年高翔路封道施工,大量非機動車繞行永慶隧道,反映這一情況的市民更加增多,因此甌海區(qū)交通工程建設中心再次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制定了整改提升方案,該方案已于今年3月初開始在西側非機動車道實施。 甌海區(qū)交通工程建設中心工作人員 金斌 : 我們對隧道的整個水平段進行墊高,一米五左右的墊高,確保凈空兩米五的要求。在樓梯踏步的這個節(jié)點,我們采用半坡,把老的樓梯板鑿除,對外南北兩側進行延伸,達到對現有的1比5的坡道放緩到1比8到1比12的目的,增加市民通行的舒適度。 據金斌介紹,東側非機動車道還將設置無障礙通道。同時根據國家規(guī)范的要求,坡度放緩之后水平休憩面還需要保留,斜坡并非一路到底,這樣才能確保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隨后,記者對改造提升工程進行了實地查看。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側非機動車道的底部水平面已經墊高,南側出口處大批施工人員正在對地面進行平整。 改造提升工程施工方浙江省鐵投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曉敏告訴記者,目前架空板已經澆筑完成,縮小了高度落差,屆時還需要將南北兩側現有的樓梯板拆除向外延伸,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小坡度。西側非機動車道坡道放緩之后,還需要進行裝飾工程的施工,完成后才能進行東側施工。 效果圖 浙江省鐵投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陳曉敏:我們現在的日程安排是這樣的,我們計劃在下個月中旬完成交給這邊(業(yè)主單位)。這邊好了以后,我們還有裝飾的(工程)。裝飾好了以后,這邊具備通行以后交出去了,我們才能去搞那邊。(雙側的通道)大概八月初(弄好)。
據介紹,改造提升工程涉及電力、燃氣、綜合通訊、給水、雨污水等管線的遷改,整個的工序比較繁瑣,而且受疫情影響的因素不可控。業(yè)主方和施工方目前正加緊施工,爭取盡快完成非機動車道的改造提升,方便市民出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