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他們在無氣象資料、無指揮引導

圖為10年前“空降十五勇士”從震區(qū)歸來后在機場的合影:從左往右、從后到前依次為——劉文輝、李玉山、王磊、趙海東、劉志保、雷志勝、殷遠、趙四方、王君偉、任濤、李振波、于亞賓、郭龍帥、李亞軍、向海波在重災區(qū)龍門山鎮(zhèn)的一座半山腰上
戰(zhàn)士發(fā)自心里的吶喊!讓我再救一個吧!

2008年5月15日,四川省什邡市紅白鎮(zhèn)中心小學,書包整齊地擺放在廢墟之上,仿佛學生們還在排隊等待回家

2008年5月13日,都江堰市聚源中學,一名家長癱軟地跪在地上,緊緊地握住遇難孩子沾滿泥沙的手,仿佛要從死神手中拽回兒子的生命
2008年5月15日,地震過后的四川漢旺鎮(zhèn)東汽中學,一名遇難女生手上仍緊緊攥著筆“孩子,爸爸接你回家……”都說父親是山,可這次,山也背不動失去孩子的痛

戰(zhàn)士徒手扒開廢墟,媽媽在死神降臨的時刻,緊緊把孩子護在身下……
2008年5月12日,成都錦江區(qū)婦產(chǎn)科醫(yī)院,地震后即將生產(chǎn)的產(chǎn)婦轉(zhuǎn)移到了室外,丈夫給妻子送上深情一吻地震時,正在上課的譚千秋立刻組織學生逃離,當他發(fā)現(xiàn)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時,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
洛水鎮(zhèn)李冰村,山崗上埋葬了108位學生。他們的墓碑,只是一塊塊磚頭,沒有名字,只有編號
2008年5月19日,天安門廣場,當國旗護衛(wèi)隊的戰(zhàn)士一聲口令:降半旗!廣場的幾萬群眾,流著熱淚齊聲高喊著:汶川加油!中國加油!
三天后,這面在天安門廣場降下的國旗,在汶川災區(qū)的廢墟上,再次冉冉升起!
災區(qū)以外的同學們高呼口號:“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決不放棄一條生命,130萬志愿者,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心!
為了汶川,獻血站、獻血車擠滿了人,中國人把自己滾熱的鮮血源源不斷輸進同胞的生命!
曾家富,他的家鄉(xiāng)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遭到重創(chuàng)。那時,年僅9歲的他在臨時安置的板房里,遇到了一位參加抗震救災的“鐵軍”叔叔。讓曾家富難忘的是,“鐵軍”叔叔送給他一本筆記本和水彩筆,并陪他走過難熬的時光。13年后,曾家富穿上了軍裝,拿著已保存了13年的筆記本,終于見到久未謀面的“鐵軍”叔叔李紅政。在新兵授銜儀式上,李紅政親自為曾家富戴上了軍銜。現(xiàn)在,他們成為了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
程強,11年前在送別救援官兵時,他高舉橫幅“長大我當空降兵”。2014年已經(jīng)拿到大學通知書的他選擇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空降兵,終于圓了兒時夢想。

李陽,因為一張照片,他被稱為“吊瓶男孩”。大三時他選擇參軍入伍,開始了走齊步、豆腐塊的生活。他說要當個好兵,為家鄉(xiāng)人民爭氣。

蔣宇航,在廢墟中被壓5天5夜后,被戰(zhàn)士成功救出。他說:“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渴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夏雪晗,親眼目睹弟弟被救,從此心生參軍夢,大二入伍,川妹子煉成軍艦操舵手。
強天林,一場生死救援,讓他看清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穿上軍裝,期待當年為救他而受傷的叔叔,能看到他如今的模樣。
陳偉,11年前的一場地震,讓他失去雙親,成為孤兒,也讓他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力量,如今的他已經(jīng)是一名武警戰(zhàn)士。他說:“如果父母還在,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

紀永豐,那年他在重災區(qū)四川綿陽,一場地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很多同學不幸罹難,萬念俱灰間,他看到一排排救災帳篷搭了起來,看到一隊隊“綠軍裝”在搶救傷員,從此一個從軍夢生根發(fā)芽。
馮維,在廢墟里他被戰(zhàn)士用手刨出來的那一刻,一個勇士夢便在心底扎了根!靶∨笥眩饶汩L大了,也能像我們一樣!”解放軍叔叔當年給馮維講的這句話,一直在馮維的腦海里閃耀。二次入伍,是他給自己年少夢最好的答案。
賈孝龍,11年前,16歲的他救助了3名同學與1名老師,被評為“抗震救災小英雄”;如今,他早已不再是當初青澀的模樣,多年軍旅生涯,讓他看上去更加挺拔、干練。
余會武,地震中他看到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用雙手刨土救人時,內(nèi)心被深深地震撼。他16歲就報名參軍,因年齡小被退回,大學畢業(yè)后,終于如愿成為一名特戰(zhàn)尖兵。

2008年,11歲的饒洪銀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地震中,饒洪銀不幸被掉落的預制板死死壓住,在廢墟中苦苦堅持數(shù)小時后終于被趕來的人民子弟兵救出。長大后,饒洪銀考進三峽大學就讀中醫(yī)專業(yè),當年被救的經(jīng)歷讓他的心中一直埋藏著一顆參軍報國的種子。2020年9月已經(jīng)取得研究生入學通知書的他毅然決定參軍入伍,他說,“當年是解放軍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如今,軍營也成就了更好的我”。
2008年,9歲的湯星月還是四川汶川映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她在地震中埋在地下6個小時后被救出,然而因為脊椎受傷及髖關節(jié)脫位,她的身高停留在了1.3米。從小愛唱歌的她,地震后依舊堅持愛好,并得到好心人士的幫助免費系統(tǒng)學習音樂,最終,她考入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音樂表演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湯星月到四川一所鄉(xiāng)村學校做音樂老師,她說,自己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我想用歌聲為人們帶來快樂,也想用音樂去幫助更多像我這樣的人走出困境,重新面對生活”。2008年,15歲的王睿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右腿,之后王睿安裝了假肢,重新站了起來。2009年,在家人的鼓勵下,她成為了乒乓球運動員。幾乎零基礎的她,為了迎頭趕上每天訓練超8小時,摔倒成了“家常便飯”。在一次次奮力揮拍中,她一路打進國家隊,最終在東京殘奧會上和隊友一起奪得乒乓球女團冠軍。賽后,她接受采訪時的一段話觸動無數(shù)人“我是汶川大地震的一名幸存者,感謝乒乓球給我第二次生命,我終于圓了奧運冠軍夢為國爭了光!”2008年,馮昱潔12歲,震中就在他的家鄉(xiāng),馮昱潔跟隨父親作為第一批志愿者進入了北川災區(qū),馮昱潔負責撒生石灰、噴消毒液這些簡單的工作。在那里,年幼的他目睹子弟兵冒死營救立志參軍入伍。高中畢業(yè)后,馮昱潔如愿參軍,經(jīng)過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曾經(jīng)是“旱鴨子”的他脫穎而出被選到“蛙人小分隊”成為海上救護尖刀力量的一員。他說,入伍的初衷是想變得像當年的解放軍叔叔一樣強大,“想救人,必須要足夠強大!”被撕裂的家園已經(jīng)重建
如今面貌一新
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任何困難都壓不倒不屈的中國人
汶川地震14周年
向堅強和重生致敬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