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吳巖最近連續(xù)三次致電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及其微信平臺,表達對京港地鐵4-大興線西紅門站工作人員的感謝。吳巖雙下肢截癱,肢殘一級,86歲的老母親智殘一級。他說5年來,是地鐵西紅門站工作人員守護著母子倆的出行,盡心盡力、積極熱情地提供各種幫助!罢緞杖藛T是熱心助殘的地鐵守護人,多少感謝的話都不足以表達我內(nèi)心的感激。”他說,自己將繼續(xù)自強自力,也鼓勵其他殘疾人朋友勇敢自力出行。
10月26日,記者和吳巖從他家小區(qū)門口出發(fā),對他的出行進行了一次全過程跟訪。
致謝
5年地鐵出行 感謝他們守護
9月28日,家住大興區(qū)興都苑小區(qū)的吳巖致電12345市民服務熱線,向京港地鐵4-大興線西紅門站站務人員表示感謝。他稱站務人員為“熱心助殘的地鐵守護人”。
“我是一名一級肢體殘疾的截癱病人,今年86歲的老母親癡呆,是一級智力殘疾,倆人都坐輪椅。今天,我陪母親去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定期更換胃管,來到地鐵西紅門站,地鐵站的站務人員一看到我,就立即跑來接,一邊推扶輪椅,一邊快速調(diào)整寬通道閘機設置,打開閘機方便輪椅通過,還幫我刷卡、鋪渡板,直到把我們推進地鐵車廂。然后,他們還電話通知到達站的站務人員接我們!币驗榻(jīng)常見面,吳巖能叫出該地鐵站多名站務員的名字:晉小美、侯亞晴,呂秀梅、張杰、陶媛媛、胡靜、秦瑞鋒……“無論誰值班,遠遠看到我來,他們都會主動為我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眳菐r非常感動。
記者了解到,9月24日、9月27日、9月28日,吳巖都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或其微信服務平臺表達“感謝”。感謝內(nèi)容大致相同,但每次細節(jié)都不一樣。其中一封感謝信是這樣寫的:“9月18日,地鐵站務人員耐心教我辦理實名制乘車卡,如何給一卡通充值”;另一封感謝信寫的是:“站務人員都很熟悉我們母子的特殊情況,當班的呂秀梅、秦瑞鋒熱情地取來渡板,協(xié)助我們上車。返程時,他們又等在我所乘車廂的門口,確保我下車安全!薄耙荒晁募荆合那锒,他們總是無微不至,熱心周到,是殘疾人的地鐵守護人!”
記者了解到,吳巖2017年開始自地鐵西紅門站出行,至今已經(jīng)5年,“他們說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但是我認為,能長年累月這么熱情堅持不容易,最近才表達感謝是我怎么也忍不住了!
跟訪
開閘機鋪渡板 貼心一路相隨
獲知吳巖將在10月26日中午乘地鐵去北京博愛醫(yī)院就診,記者當日12時許剛來到大興區(qū)宏都路口,就看到路口西側(cè)坐在輪椅上的吳巖朝自己招手。走近吳巖,只覺他身材高大,輪椅都略顯窄小!拔乙幻拙,”吳巖笑笑說,“我家就在這棟樓上!彼钢缆纺蟼(cè)一棟10余層高的住宅樓給記者看。吳巖胸前搭條薄毯,夾著把雨傘,戴著口罩、手套,雙肩背包上還掛著一個憨態(tài)可掬的“冰墩墩”。
左轉(zhuǎn)沿西紅門北環(huán)到地鐵西紅門站全程1.5公里,步行20余分鐘,這也是吳巖自己駕駛輪椅所耗費的時間。他說這是他最喜歡走的一段路,“路西是興華公園,滿園黃綠,路邊是高大的銀杏樹,葉子金燦燦的……”吳巖一邊說一邊熟練駕駛輪椅前行。金燦燦的銀杏葉片隨風飄落,落在吳巖的肩上、胸前的毯子上。見記者看著雨傘有些不解,他解釋說,“早上看天氣預報有雨,我就帶了把傘,沒想到天公作美!眳菐r說,他的傘較大,萬一下雨,能把他和輪椅完全罩住。
邊走邊聊,眼前是繁華的西紅門商圈。輪椅載著吳巖穿過喧鬧人流、繁忙車流,駛?cè)胍欢尾讳P鋼圍欄,來到地鐵西紅門站B口外的一部直梯前。電梯左側(cè)貼著一則溫馨提示,上面有“無障礙電梯”的標志,還寫著“如需工作人員協(xié)助,可致電88645310”。吳巖按動直梯按鈕,電梯門打開后,輪椅緊貼電梯一角停放,“這個是給我們殘疾人專用的按鈕!眳菐r指著電梯下部一塊按鍵面板說。
電梯升至三層“站臺”停下,出電梯后是一段中間鋪有灰色盲道、標有“輪椅”行車路線的道路。吳巖并未停下尋找相關(guān)無障礙標志,而是徑直朝進站閘機駛?cè),“每周都來幾次,路熟!彼f。
進站閘機處有兩名站務員正在值班。遠遠看到吳巖,一名站務員立即迎上前,熟絡地推起輪椅,右手則利索地打開可供輪椅迅速通過的寬通道閘機。吳巖摘下胸前掛著的乘車卡交給該名站務員,他一邊推輪椅進站一邊刷卡。此時,另一名站務員已從值班室內(nèi)提來渡板,兩人推著輪椅行至一標有“輪椅”無障礙標識的站臺門前停下,剛好一列地鐵“轟隆”駛來,車門打開,兩名站務員迅速鋪好渡板,將輪椅平穩(wěn)推進車廂……
隨著地鐵“轟隆”著離開,記者看到一名站務員已撥通手臺,與地鐵馬家堡站站務人員取得聯(lián)系,告知吳巖將要到達,并將吳巖所乘地鐵及車廂的編號詳細告訴對方,“西紅門42呼叫馬家堡41,005列車第16個門,有一名輪椅乘客,需要使用渡板,麻煩您接應……”
該名站務員叫侯亞晴,他說站務員們和吳巖都很熟悉了,“他要到馬家堡站下車,去北京博愛醫(yī)院看醫(yī)生,我剛才是在告訴馬家堡站那邊需要接站的地鐵及車廂編號!
調(diào)查
多條地鐵線路無障礙設施全覆蓋
侯亞晴自2019年3月進入京港地鐵,成為地鐵4-大興線西紅門站的一名站務員,吳巖對于他而言已是“老熟人”了。他說自己和同事們都收到了吳巖的感謝,“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激勵大家要做得更好。其實我們對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乘客都一樣,竭盡全力保障每一位乘客安全順暢出行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侯亞晴清楚吳巖的出行規(guī)律,“每周都會去大興人民醫(yī)院或是北京博愛醫(yī)院看病!地鐵西紅門站共10余名站務員,吳巖能記住每位站務員的名字。
“站臺每天都有數(shù)十名殘障人士來乘車。有的是坐輪椅的乘客,有的是需要攙扶的盲人乘客,無論是誰,我們都會盡力保障他們便捷、安全出行。”地鐵4-大興線西紅門站站長葛安琳告訴記者,因鄰近西紅門商圈,西紅門站客流量一直很大。這個國慶期間,她正在巡站,突然發(fā)現(xiàn)人群中有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兒在徘徊,看起來特別著急,她立即走上前詢問,才知道女孩兒是一名視力殘障乘客,想要出站卻找不到出口。葛安琳立即安撫女孩兒情緒,并一路陪伴她到地鐵站A口,直到女孩兒家人將其接走,“我們還給女孩兒留了電話,以后她再進出地鐵,我們會提前做好接應!
記者了解到,包括地鐵西紅門站在內(nèi),京港地鐵已在其所轄4號線、14號線、16號線及17號線實現(xiàn)無障礙設施全覆蓋!坝兄碧、盲道、寬通道閘機、渡板,還有距離地面高1.1米、專門為輪椅乘客使用的緊急求助電話、求助按鈕等。此外,在車站的上下樓梯及直梯外圍欄扶手上,也刻有盲文提示。”葛安琳介紹說,“在沒有直梯的車站,還安裝了無障礙升降平臺和無障礙爬樓車,這些無障礙設施的裝設將會更方便乘客出行!
對話
無障礙環(huán)境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記者:從您的體驗看,無障礙出行環(huán)境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吳巖:在地鐵西紅門站出行5年,還沒遇到什么障礙。具體到其他地鐵線路,比如一號線、二號線上的站點,因為建設時間長,硬件不太好,改造起來困難,輪椅進出站還存在一些障礙。特別是到國慶節(jié)等一些喜慶節(jié)日,殘疾朋友也想和節(jié)日景觀合影,但有的進出站還得靠地鐵站務人員幫忙肩扛手抬。
一些交通樞紐換乘站也有些不方便。比如東直門、西直門地鐵站,可以換乘通往長城、香山等處的郊區(qū)線,但有的站點沒設無障礙電梯,有的損壞了不能用,還有的標識不清找不到,換乘的道路也比較窄。
此外,我平時還會乘地鐵8號線到北京口腔醫(yī)院,因臨近醫(yī)院的天橋站沒有直梯,我一般都得提前一站在地鐵永定門外站下車,再走一站地才能到。再比如陶然亭公園風景很好,交通也方便,殘疾人朋友乘輪椅去遛彎兒,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地鐵陶然亭站無障礙電梯從地下升至地面后,電梯門一打開就是一個臺階,輪椅無法直接開到地面。如果能把臺階改成坡道就好了。我建議,地鐵和地面交通能協(xié)調(diào)銜接起來,殘障人士出行環(huán)境就會很有改觀。還有首汽約車,因為我個子高,需要帶升降梯的車,可多次約車,派來的是帶坡道的,輪椅開不進去車廂。
記者:乘輪椅出門還會遇到哪些不便之處?
吳巖:電動輪椅的充電是個大問題。如果駕駛電動輪椅,一般續(xù)航能力就是20公里左右,夏天還好,一到冬天,續(xù)航電力直往下掉,出門在外也很難找到適合的充電口。我們呼吁相關(guān)部門,能在交通樞紐、醫(yī)院以及公園等重點位置,安裝適合輪椅的充電插口,解決殘疾人朋友的輪椅充電問題。
記者:殘障人士能做到自力不易,您有什么話想對其他殘障人士說嗎?
吳巖:我想分享自己參加第一期截癱訓練營時聽到的一句話:沒有失敗這回事,只有中途放棄的人!我放下自怨自艾,通過努力學習、堅持鍛煉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希望殘疾人朋友也有機會參加相關(guān)部門組織的訓練營,通過學習,建立自信,掌握切實可行的生活技能,不斷提高自由度,最終實現(xiàn)自力生活的目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