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平安人壽“快樂少年”支教行動溫暖收官。這也是福建平安人壽第五次來到龍巖梅溪平安希望小學開展支教活動。這次活動從10月10日正式啟動,今年共有三批次、15名志愿者參與。從2017年開始,林瑞霞就加入到了平安支教行動,除了疫情原因之外,只要有條件,每年她都會前往龍巖梅溪平安希望小學參與公益支教。
如今的林瑞霞從事課后服務行業(yè)。在她看來,希望小學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親子陪伴”。由于學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日常的家庭成員都是爺爺奶奶,所以老師們也承擔起“父母”的角色。這幾年,在希望小學支教過程中,林瑞霞承擔著手工與音樂類的課程,她認為這對開拓鄉(xiāng)村孩子們的視野很有幫助。
“這幾年下來,我也是看著學校的孩子從低年級一步步成長為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變化還是很大的。”林瑞霞說,有一些孩子長大后,都跟隨著去到父母了工作的地方,陪在父母身邊,這讓她覺得很欣慰。
在今年的支教行動中,一位三年級的男生引起林瑞霞的注意。這名男生經常會拉幫結派,上課起哄。在溝通之后,林瑞霞發(fā)現(xiàn)他有著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缺少安全感。這也更讓林瑞霞認識到,支教老師不僅僅要為孩子們帶來一些特色課程,更重要的是陪伴和溝通,或許就可以在心靈深處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
在支教中,山村孩子的獨立性也讓林瑞霞心生贊嘆。在這里,每一名孩子都要自己帶生米,淘米煮飯,吃完后自己刷碗。城里的孩子有很多本屬于自己的事情,反而被家長‘包辦’了,甚至放學后家長都是第一時間接過書包,但在希望小學幾乎都是孩子們自己背。
每年的支教經歷也讓林瑞霞懂得如何處理好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這對已經是兩個孩子母親的她來說非常珍貴。讓支教成為一種愛的傳達,這也是她每年都投身支教行動的動力源。來自中國平安的葉紅已經是支教行動的“常駐”老師了。今年來到龍巖梅溪平安希望小學給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們的幸福感提升了,經過5年的支教行動,孩子們的眼界也開闊了不少,但是在美育課程方面,還是和城里的孩子有所差距。

“懂得美,就會變得善良”,為此她專門為這里的孩子量身定制了以“夢想清單”為主要內容的財商課,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
對于葉紅來說,支教是她與孩子們的一場雙向奔赴!懊刻煸诰o張的工作節(jié)奏下,我們也需要來到這里,回歸到孩子的狀態(tài),回歸到淳樸,來審視自己未來的路”。這些年,葉紅也帶動了身邊很多朋友加入到了支教公益活動,很多朋友在結束了一周的支教后,分享了很多體會,也愛上了公益活動,這種愛心的傳遞是葉紅最大的收獲。
在平安工作16年,我也獲得過很多幫助,我堅持認為,應該把收獲的這些溫暖奉獻出去,這就是我堅持付諸公益活動的初心和動力。

與其他老師不同的是,陳愛芳是第一次參加支教行動。“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也希望用這個機會再回到農村去,看一看現(xiàn)在鄉(xiāng)村的變化!标愛芳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和孩子在一起也能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想法。這一次來到梅溪平安希望小學,她就利用自己對花卉的認識,為孩子們第一次開啟了花藝課程。
有一天,在課堂上陳愛芳教孩子們插花,用到了尤加利葉。她告訴孩子們尤加利葉的花語是恩賜,插在瓶子里面放在屋里,它還可以幫助睡眠。沒想到這樣的一句話讓很多學生記在了心里。
在課后,有孩子在收集上課時用剩的邊角料,陳愛芳就詢問為什么要收集這些,一位同學說到,是為了帶回家給奶奶,讓她能睡的更好。這一瞬間,讓陳愛芳深深地感受到這里孩子的善良與孝順。
作為福建平安人壽高級部經理,入職即將17周年的陳愛芳也希望通過公益活動為公司賦能,同時能夠讓這里的孩子享有同等接受藝術教育的機會。在短短一周的支教活動后,陳愛芳與這里的一些學生加了微信,成為了好朋友。
1997年,福建平安人壽出資30萬元援建梅溪平安希望小學,這也是平安在福建省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學,20多年來這份愛心從未中斷,平安多次開展獎學金、助學金、學習用品捐贈,校圖書館捐建以及平安志愿者支教等活動,助力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今后,福建平安人壽還將積極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和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