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女士和樓下鄰居因為噪音發(fā)生糾紛,為此樓下鄰居針對她安裝了震樓器。昨天,我們630報道此事。
新聞播出后,事情有了新進展,樓下住戶王女士今天關停了震樓器,并對這段時間打擾到的鄰居說一聲抱歉。
林女士住在28樓1號,從2月26號晚上開始,27樓1號的震樓器就開始“工作”。在忍耐了一晚上之后,前天晚上,林女士他們一家五口只好去附近酒店開了兩個房間,躲避噪音。
為什么樓下住戶會安裝震樓器呢?兩家人之間有什么矛盾呢?記者聯系上了樓下的王女士。她說,自己這樣做也是逼不得已。
原來,林女士家里有三個小孩,分別是4歲、7歲和10歲,林女士說,孩子好動,有時確實會打擾到鄰居。去年9月,雙方就因為噪音問題溝通過,那一次大家還比較和氣。
據了解,林女士一家和樓下的王女士都是租賃戶,王女士大多數時間住在外地,偶爾才回到重慶。
今年2月19號,王女士回到家,又一次因為小孩引發(fā)的噪音問題和林女士溝通,她還拍攝了多段視頻發(fā)給了林女士。林女士說自己做了一些解釋,但是當時可能溝通并不順暢。2月22號,林女士突然發(fā)現,微信被對方拉黑。
四天以后,樓下的“震樓器”就開始“工作”了。“震樓器”開動之后,林女士也報了警,但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于是林女士發(fā)短信罵了對方。
新聞播出后,今天上午,樓下的王女士聯系了記者,經過一晚上的思考,并和家人商量之后,她最終決定關掉震樓器。
在電話里,王女士顯得十分心平氣和,她還表示希望此事到此為止。記者隨后來到了林女士家,發(fā)現震樓器引發(fā)的噪音確實已經消失。
遠親不如近鄰,我們也希望兩家人能夠和睦相處,鄰里和諧。
糾紛雖然告一段落,但“震樓器”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可以隨意使用嗎?記者先在網上進行了搜索。進入購物平臺,輸入“震樓器”,結果顯示沒有相關商品。但如果加入“對付樓上鄰居”等的關鍵詞,大量“震樓神器”就出現了?梢钥吹,商品價格從2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大致分為震動型、敲打型、混合型和音箱型四種。
不過,田小江律師提醒,在日常生活針對他人使用此類物品不可取,而且可能涉嫌違法。
田小江律師表示,即使是鄰居先有過錯,也不能成為使用震樓器的合法理由。震樓器的使用者也不能以“遏制樓上繼續(xù)制造噪聲”作為理由,要求免除法律責任,法律是不支持互相報復的。
鄰里之間相處,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最為重要,友好協(xié)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第1眼-重慶廣電記者 尹恒)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