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李先生最近很郁悶,他比平時晚了一會出門上班,沒想到路遇一輛渣土車,渣土車上石頭掉落,直接砸到了他車子的引擎蓋上。更令李先生無奈的是,交警找不到這輛肇事車。
李先生向《維權超給力》反映,3月3日,當他出門上班從福州南連接線往南臺大道方向行駛時,遭遇了飛來橫禍。車子右前方一輛渣土車上有石頭掉落,直接砸到了他的車子。“這輛渣土車可能車頂沒有蓋嚴實,顛簸了一下,導致石頭飛出來,直接砸到我的引擎蓋。我當時避讓不及,直接懵了不知道怎么處理。”
渣土車上掉落的石頭
記者從李先生發(fā)來的行車記錄儀中看到,事發(fā)路段有三個車道,李先生行駛在中間車道,一輛綠色渣土車行駛在右側車道。一開始雙方距離比較遠,當李先生的車頭剛行駛到渣土車車尾時,突然有石頭飛出,擊中了李先生車子的引擎蓋,并伴有明顯的聲響,隨后又有一塊石頭翻滾掉落在地。李先生說,擊中引擎蓋的石頭很大顆,有成人拳頭兩倍大。
李先生車子的引擎蓋受損事發(fā)后,李先生報了警,并按照指示停車,然后將自己看到的車牌號告知交警。沒想到交警查詢后告訴他,找不到這輛肇事車輛,李先生懷疑可能遇到了套牌車。李先生不甘心,又來到福州倉山交警大隊要求調取監(jiān)控,但由于事發(fā)路段在高架上,并無監(jiān)控探頭,他再次失望而歸。
交警方面稱李先生報過來的車牌有誤
李先生說,平時自己上班都比較早,沒遇到過渣土車,事發(fā)當天因為比平時晚出發(fā),過了早高峰,沒想到就遭遇了這種事。好在4S店估損后,李先生的車損并不嚴重,但令他郁悶的是,渣土車如此現象,卻似乎無法得到解決。
“4S店估損300元,就有一個塑料殼磕了。但是像這種渣土車很不規(guī)范,我咨詢了一個認識的交警,他說這種車都是違規(guī)的,車蓋不嚴實,很容易飄灑一些東西,車牌號有污損,如果探頭去查可能也看不到。”
李先生車上的行車記錄儀拍攝到的石頭
那么這種情況下,車主該怎么辦?《維權超給力》特約律師、福建灜榕律師事務所林善志律師表示,如果實在找不到肇事車輛、找不到第三方的情況下,只能讓交警部門出具證明,通過自己的保險理賠,但這樣一來,就算一次出險記錄。
“行車時,避免這種因遺撒、遺落事故的最好辦法就是注意跟車,尤其是與大貨車要保持距離,距離最好在30-40米以上。如果發(fā)生車輛被意外砸傷的情況,駕駛人也不要慌張,冷靜地靠邊停車,以免引發(fā)次生事故。同時,有需要時建議安裝一個行車記錄儀!
李先生行駛的路段整治渣土車“滴灑漏”,是個老生常談卻又不得不談的話題。從工地監(jiān)管到路面運輸,這項工作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因此要確保整治出成效,首先需要相關單位樹立“一盤棋”思想,既立足崗位職責、又強化協作配合,將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在此基礎上,注重“蛇打七寸”、抓好源頭管控,也就是把好混凝土攪拌站和在建項目工地這兩個渣土(混凝土)的主要出口關,才能確保整治見實效。而現實中,渣土車“滴灑漏”之所以禁而未絕,源頭處的這些約束措施沒落地或者選擇性執(zhí)行,是主要原因。說到底,還是個“利”的問題,工地為了節(jié)省成本、渣土運輸承包方為了多賺利潤,或者鋌而走險上路、或者和監(jiān)管人員“躲貓貓”,都會讓整治成效打折,這也反過來說明整治渣土車必須常抓不懈。
因此,要讓渣土車凈車上路保持常態(tài),執(zhí)法要敢于“亮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