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jié)性熱門美食
小龍蝦逐漸上市啦
但近期關于外送小龍蝦
重量縮水、主要食材規(guī)格
及分量標注不明晰
等問題引發(fā)爭議
為此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對線上平臺熟食小龍蝦
進行消費體驗調查
發(fā)現
龍蝦缺斤少兩問題普遍存在
甚至標稱3斤龍蝦
最少的實際稱重僅1.5斤
🦐 選取3家外賣服務平臺,共11個商家、3家自營超市進行線上下單,同時通過自行在菜市場購買龍蝦進行烹制稱重對照。
據餐飲行業(yè)相關專業(yè)人員介紹,活蝦烹制后損耗率一般在20%以內。
🦐 11個外賣商家中,9個按照重量銷售:
其所售熟食龍蝦實際重量均明顯低于標稱重量;
8個商家缺秤率在30%以上,平均缺秤率為35.9%,最高達到50%(未除正常損耗率)。
*缺秤率指的是標稱重量與實際重量差值占標稱重量的百分比。
例如:
📍 燒烤研究所·龍蝦·海鮮(南京珠江路店)
標稱:179元6斤(十三香3斤,蒜泥3斤)現燒活龍蝦
實際稱重:
僅有5.575斤(連外包裝整份重量);
挑出全部龍蝦進行稱重僅3.255斤,其中標稱3斤蒜泥龍蝦的凈重僅1.5斤,缺秤率達到50%。
🦐 11個外賣商家中,2個商家按份銷售,標明的是單只重量和每份龍蝦數量。這兩家每份龍蝦實際數量與宣傳數量相一致,但存在單只龍蝦重量未達到宣稱重量情況:
📍 楊氏青龍蝦(紅街店)
隨機挑選4只龍蝦,單只稱重范圍為4.2—6.3錢,與商家宣稱的“每只重7、8錢左右”不相符。
即使按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7錢的活蝦烹飪后應當在5.6錢以上,然而隨機挑選的單只龍蝦中,最低只有4.2錢,明顯未達到宣稱重量。
📍 紅大龍蝦(王府大街店)
隨機挑選4只龍蝦,單只稱重范圍為3.3—5.2錢,與商家標稱的8錢存在明顯差距。
按20%的損耗率高值計算,8錢的活蝦烹飪后的熟蝦應當在6.4錢以上,4只龍蝦均未達到宣稱重量。
一超市自營平臺成賢街店購買“十三香小龍蝦1500克”,標價99.8元。經稱重,龍蝦凈重為2.034斤,比標重3斤約少1斤。
調查人員聯系商家詢問少重原因,該店解釋稱“龍蝦是冷凍包裝的,是煮好的密封熟食,回家加熱即可吃,重量是連配料一起算3斤”。
外賣平臺龍蝦標重與實際稱重對照表
平臺商家有4種解釋:
一是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煮熟后會縮水;
二是標稱重量為“活蝦稱重+配菜”重量;
三是標稱重量為“熟蝦稱重+配菜湯汁”重量;
四是龍蝦為一鍋燒多份,熟蝦起鍋后可能會有分裝不均勻情況,造成龍蝦分量不足。
然而,3家外賣平臺的11個商家均未在平臺對外賣熟食龍蝦的計重方式進行說明,也未明確告知龍蝦標稱重量中是否含有配菜湯料成分及分量。對于斤兩不足問題,僅有1個商家聯系后直接退款40元。
3家平臺回復基本一致,稱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要求,以商家標注為準,可以先與商家聯系,如有問題再反映至平臺客服處理。
平臺客服解釋稱,龍蝦重量由商家自定規(guī)則,產品形式由商家自定,具體以下單時商家列表頁面標注為準,平臺沒有產品相關標準規(guī)范要求。如果有缺斤少兩的情況,消費者可保留購買的圖片等相關憑證,與平臺聯系處理,也可與商家聯系。
龍蝦烹飪不可避免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縮水,但這種物理上的損耗不應成為商家的“擋箭牌”,龍蝦烹制前后誤差過大顯然不具合理性。
商家應當全面真實、主動標明熟食龍蝦產品的關鍵信息,如龍蝦重量、規(guī)格、類型、個數、價格、配菜分量等,特別是要明確標注龍蝦稱重計量方式,告知消費者所示龍蝦重量是活蝦還是熟蝦稱重、是否包含湯菜佐料等配料,不得玩弄文字游戲進行誤導或夸大宣傳,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商家要對熟食龍蝦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杜絕以次充好、優(yōu)劣混雜,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問題,更要端正態(tài)度做好解釋說明和跟蹤處理。
外賣平臺應加強信息審核和規(guī)范管理,對不誠信的經營行為“零容忍”。
最后
提醒廣大消費者
如發(fā)現龍蝦重量不足、虛假宣傳等
及時以拍照稱重等方式取證
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
盡快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