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些小伙伴“二陽”后反映
“二陽”的癥狀比“首陽”輕
沒有出現高燒不退、水泥鼻、刀片嗓
這些典型的癥狀
就像是普通感冒一樣
不一樣的是
“陽康”后耳朵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耳鳴、耳悶、聽力下降
那,是不是可以不管它
過段時間就沒事了?
NO!千萬別大意
小心耳聾找上門!
近日,深圳一男子“二陽”后
就出現了聽力嚴重下降的情況
深圳男子“二陽”后
出現了聽力嚴重下降
“醫(yī)生,我“二陽”以后,鼻涕擤不出來,一直鼻塞......”
“醫(yī)生,我左耳的聽力明顯弱了很多,有一種在游泳的感覺......”
“醫(yī)生,我耳朵堵住了,這幾天耳朵越來越悶,基本聽不清了......”
兩周前,阿木(化名)“二陽”了。相比起去年12月的“首陽”,這次他的癥狀主要是鼻塞,經常覺得有鼻涕,但擤鼻涕吹成了“小喇叭”,也沒擤多少鼻涕出來。
就在他以為已經“陽康”了的時候,耳朵開始出現悶脹感,感覺像是在游泳一樣,聽東西仿佛總是隔著水,阿木想著過幾天應該就沒事了。
但幾天下來也沒見好轉,打電話的時候,阿木能感覺到左耳的聽力明顯弱很多。阿木以為只是耳屎堵住了,便用棉簽掏了掏耳朵,但沒想到第二天更嚴重了,甚至出現頭暈的癥狀,越發(fā)難受的他,隨后立即趕到深圳一家醫(y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
經過了耳內鏡和聽力的檢查,耳內鏡顯示:阿木的中耳里積滿了黃色的液體,鼓膜明顯內陷,以及雙耳傳導性聽力下降。呂醫(yī)生判斷阿木的左耳是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
耳內鏡顯示:中耳里積滿了黃色的液體,鼓膜明顯內陷
聽力檢查報告:左耳聽力下降
在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檢查和判斷后,呂醫(yī)生表示:阿木現在的狀況,治療耳朵的關鍵點在于治療鼻子。讓鼻子的纖毛擺動起來,讓積液流到喉嚨里。
先嘗試使用噴鼻藥、口服的促排藥、激素藥治療2個月,若癥狀沒有改善,則要動手術——鼓膜切開術,以便讓積水從耳朵里流出來。為了讓鼓室通氣和鼓室黏膜細胞的修復,還會在鼓膜上裝一個小的通道——鼓膜通氣管,來幫助引流。
聽了醫(yī)生的診斷后,阿木每天積極用藥,及時復診。幸運的是,通過藥物治療,阿木的癥狀大有改善,左耳沒有了悶脹感,同時聽力也提高了,患有的分泌性中耳炎基本得到痊愈。
有人可能會覺得
這是小概率事件
其實不然
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案
來看看更多案例
▼
1
男子查出分泌性中耳炎
2023年,金華市的陳先生“陽康”后出現耳鳴、耳悶、聽力減退等癥狀。起初他以為是洗澡時耳朵進水引起的,過段時間應該會好,也就沒放心上。沒想到隔了兩個月,耳部癥狀越來越嚴重,與家人、同事的交流溝通都受到影響。
隨后,陳先生到醫(yī)院就診。通過耳內窺鏡輔助檢查以及聽力檢測,可以清楚地看到陳先生雙耳鼓膜呈琥珀色淡黃色,可見液平面,考慮為分泌性中耳炎。
2
“陽康”后左耳出現耳悶、聽音模糊
58歲女子查出分泌性中耳炎
2023年,重慶市長生橋鎮(zhèn)58歲的李阿姨(化名),在“新冠感染”后2周,左耳出現耳悶及聽音模糊,偶有耳鳴,音調時高時低。李阿姨自覺可能就是新冠感染后耳朵發(fā)炎了,拖拖也就好了,于是自行在藥店購買了抗生素滴耳液自行治療。
然而,這一耽擱就是一個多月。后來李阿姨聽力下降明顯,總是覺得聽聲音像頭浸在水里一樣,于是在立即去到醫(yī)院就診。
在耳內鏡檢查下見到,李阿姨左耳鼓室內有黃色積液形成,且聽覺功能檢測為左耳傳導性耳聾。醫(yī)生表示,李阿姨的情況就是典型的新冠感染后的一個并發(fā)癥:分泌性中耳炎。
那么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新冠病毒感染和它有何關聯(lián)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
關于分泌性中耳炎
這些知識要知道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為耳鼻喉常見疾病之一,冬、春季多見。主要臨床表現為耳內閉塞感、悶脹感,且伴有聽力下降、耳鳴、耳痛等癥狀。
中耳炎,顧名思義是發(fā)生在中耳的疾病。鼓膜、聽骨、乳突、咽鼓管等這些都包含在中耳內,鼓膜內側是不規(guī)則的含氣腔隙,稱為鼓室,這便是中耳炎時分泌物最容易聚集的部位,檢查時可以通過鼓膜看到鼓室內的積液狀態(tài),有助于病情的評估和診斷。
本病命名尚不統(tǒng)一,又稱為滲出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積液、無菌性中耳炎等等。可發(fā)展為粘連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癥、膽固醇肉芽腫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聽力減退和一系列并發(fā)癥。
左圖:正常的中耳 右圖:有積液的中耳
為什么會有積液呢?
中耳與鼻咽部通過咽鼓管這個管道相連,咽鼓管是具有彈性的管道,正常情況下,咽鼓管處于閉合狀態(tài),此時鼓室是一個密閉的腔隙,吞咽、打哈欠等動作可使咽鼓管開放,但當咽鼓管出現功能障礙時,咽鼓管處于長期閉合狀態(tài),外界空氣又不能進入中耳,就會形成鼓室內負壓狀態(tài),粘液不能排出,導致中耳積液的發(fā)生,就會引發(fā)分泌性中耳炎。
但不可小看這個積液,當鼓室積液越積越多,時間太長積液便會變成膠凍一樣的物質以至于無法流出,濃縮的積液還會把聽骨鏈粘住,導致粘連性中耳炎或者鼓室硬化,那時候,耳聾便不可逆了。
新冠病毒感染和分泌性中耳炎有何關聯(lián)?
“二陽”鼻涕擤不出來
看起來是一個常見的小問題
怎么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
呂醫(yī)生表示:“二陽”和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關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本質上就是一次呼吸道感染。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別是鼻腔、鼻竇的炎癥和伴隨的咽鼓管功能障礙。
而阿木,本身就是慢性鼻炎患者,“二陽”把上呼吸道細胞的纖毛搞壞了,鼻子的分泌物不能正常地排出去,引發(fā)咽鼓管功能障礙,才導致了分泌性中耳炎。
圖源:IC photo
分泌性中耳炎常見的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礙;
(2)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3)引起中耳黏膜水腫的免疫反應,最終可造成中耳負壓,引起中耳分泌功能亢進;
(4)其他可能因素包括被動吸煙、居住環(huán)境不良、哺乳方法不當、腭裂等。
分泌性中耳炎的癥狀
早期:積液少,表現為耳朵悶、耳鳴,癥狀隨著體位變化可以改變。
中期:積液變多,耳悶明顯、聽力下降,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癥狀。
晚期:積液量減少,但是濃縮變稠,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聽力下降。
那“二陽”后聾了
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嗎?
不一定!
因為“二陽”后聽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耳屎堵住了、突發(fā)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化膿性中耳炎都可以導致聽力下降。
一旦出現了癥狀,要立即前往醫(yī)院找?漆t(yī)生評估。
那么
平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措施
預防分泌性中耳炎呢?
做好這六點
可有效預防分泌性中耳炎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平時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出現不適
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喔!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