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秋天是一年四季里最適合在街頭漫游的時節(jié)。
從一元路往中山大道方向一直到六渡橋,在和沿江大道平行的大片區(qū)域里,這里不僅有市井老“里分”,在街角或者干脆整條街,都是百年以上的歷史保護建筑。
一個人也好,兩三個人結(jié)伴也行,去漢口街頭漫游,可以這樣玩:
漫游時間:30min-45min
圖源:碗碗小玩子
這是一座超過百年的法式建筑,最早修建于1903年,曾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的南端終點大型車站,現(xiàn)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來的鐵路已經(jīng)消失不見,只有這座法式古典的火車站還在原處。
順著火車站前面的路,走上2分鐘,就可以看到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了,現(xiàn)場可以直接預(yù)約進去參觀。
圖源:程曦
兩棟氣勢不凡的老建筑矗立在路邊,華麗而醒目,來來往往路過的人都忍不住抬頭欣賞這處建筑。
圖源:程曦
右樓建于1920年,原系軍閥陳漢卿的私宅,1926年10月至1927年7月是湖北省總工會機關(guān)所在地。左樓建于1924年,最初是漢口藥業(yè)名家葉開泰的私產(chǎn),1926年9月至192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機關(guān)設(shè)于此樓。
圖源:程曦
天聲也有“百歲年紀”了。始建于1911年,最初稱為鐵路街,因街上有漢口三大舞臺之一的天聲舞臺(楚劇和漢劇的基地),1943年改名天聲街。
圖源:碗碗小玩子
來這條街,只有一個建議,空著肚子來。無亂是鮮魚糊湯粉、豆皮、熱干面,還是別的地方少見的豆絲、元子,或者是新晉“網(wǎng)紅”青稞大饅頭、脆皮米粑等,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這條街熙熙攘攘,深入其中,可以感受地道的漢口市井生活。
漫游時間:30min-1hour
沿著中山大道,走到勝利街上。不必走得太快,留心看路邊的建筑,你可能會看到修建于1920年的平漢鐵路南局舊址。
再走幾步,就可以看到泰安里的門洞了。
在武漢,有一個特別的名詞,叫作“里份”,又作“里分”。這個詞屬于方言,它的主要含義,跟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蘇州的“弄巷”相似。
圖源:碗碗小玩子
泰安里就是這樣的里分,現(xiàn)在這里開著各種文藝的小店,咖啡、手作雜貨、古著……
📷by:溜溜
這兩條巷子,適合淘雜貨,也可以坐下來喝一杯咖啡,或者就是打打卡拍拍照。
圖源:冉冉
1909年,俄國茶商K.J.巴諾夫投入資金 15 萬兩,由景明洋行設(shè)計,水茂營造廠承建,在離長江不遠的地方建起這幢紅磚大樓,出租給各洋行的外籍高級職員居住——巴公房子。
這座修繕了兩年多的建筑,2023年儼然已經(jīng)成為武漢新“網(wǎng)紅”地標(biāo)。準確的說,它坐落在位于鄱陽街、洞庭街和蘭陵路交匯處。
圖源:冉冉
從建筑的觀賞性來說,巴公房子在漢口的眾多老建筑中也非常有特色。它像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建筑,矗立在城市中心,把橫平豎直的街道變得不一樣了。
圖源:冉冉
這座外表漂亮的建筑,無論是不是專門去看它,只要經(jīng)過,就會忍不住駐足欣賞一會。
圖源:冉冉
洞庭街上的李凡洛夫公館 圖源:程曦
黎黃陂路由東南向西北連接起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604米道路兩側(cè)保留了17處舊租界的建筑,包括華俄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舊址、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俄租界工部局舊址、基督教青年會、順豐洋行、邦可花園、萬國醫(yī)院舊址等,目前已建設(shè)成街頭博物館。
這條街上已經(jīng)非常熱鬧、節(jié)假日一波一波的人過來打卡,咖啡館、西餐廳、人氣小吃攤、畫廊、民宿、藝術(shù)家工作室等讓人流連忘返。
這里曾是漢口第一個有抽水馬桶、冷暖熱水的頂級住宅區(qū),64棟房子都住著銀行家和富商。
圖源:程曦
天井圍墻、青石庫門、地界碑條等建筑細節(jié),都是對著老版本,一點一點還原的,很美,很有韻味。
部分建筑是紅磚,靠里的幾棟則是灰色外墻,無論那種,這里都非常出片。
圖源:程曦
咸安坊已經(jīng)有部分商戶入駐,可休息可吃飯飲水補充能量,還可以觀賞藝術(shù)展覽。
圖源:程曦
漫游線路:大智門車站舊址—天聲街—泰安里—同興里—黎黃陂路—巴公房子—咸安坊,總耗時約3-4小時。
這條路線可以看到漢口許多已經(jīng)修繕好或者保護得比較好的老建筑,風(fēng)格也不單一。漫步在這些街區(qū),可以細細感受百年前漢口的風(fēng)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