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 李女士嫁到杭州定居 她說家里人特意投資了兩間商鋪 作為嫁妝 李女士:去年四五月份租下來的,兩個鋪面一共裝修花了20萬,因為是純毛坯。 記者:你當時準備自己做生意? 李女士:對,自己做,已經開業(yè)了。后面因為腰部,醫(yī)生說損傷大,不讓我做了。那我們家里人就說,那你不行把店哪怕不賺錢租給別人做吧。 李女士的兩間商鋪都在杭州城北的康橋板塊 嚴格來說不能算買 簽的是長租協議 李女士說 之前其中一間做餐飲 另一間開烘焙店 兩間商鋪面積都有 一百五十平方米以上 精裝修 還附帶全套桌椅以及餐廚設備 去年10月 她先把其中一間鋪面掛到了網上 一位中介找了過來 李女士:是他主動聯系我的。因為那個人上門來了,我有見到真人,他又帶著他們公司的那個營業(yè)執(zhí)照和合同公章,說得就很好,我這邊就信了。 去年10月26號和11月13號 李女士跟杭州遠勝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先后簽訂了兩份服務協議 雙方約定 以店鋪實際成交轉讓費用的2% 作為中介服務費 合同簽訂后 李女士交了2000元 用于轉讓信息推廣 聊天記錄顯示 去年11月底之前 中介會經常發(fā)來預約看房的信息 李女士:有給我推一些客人,但是客人都沒有來過,我沒有見到實際的人。就是在微信上給我推,說給我介紹了。這個人會來,會聯系我,要我注意。 記者:你為什么還跟他簽第二個鋪面的合同? 李女士:因為當時家里出事急用錢。然后年底了又確實,不好往出租,他這邊說得也挺合理的。我當時也有問他,那為什么說,介紹了這么多人,沒有一個人來過呢?他說那我聯系一下客人,我問一下情況。聯系完了之后,他又回我,他說我聯系了,他們自己過去看了,覺得位置不行,所以就沒有聯系你。 李女士說 她自己經營兩家商鋪時 生意都還不錯 店鋪裝修和設備又都挺新的 她原本以為 年后來看商鋪的人應該會多起來 李女士:年后我就感覺我被騙了,因為我年后聯系不上人,一直都聯系不上人。一直到3月份才才聯系上人,他跟我說他才上班,然后這邊會給我推人,之后就沒有下文了。我再聯系他,信息不回,電話不接。 李女士:只能這樣找他。 記者:那這個老的業(yè)務員,是直接跟你說離職了還是怎么? 李女士:沒有,沒說,就不接。然后他這邊來了一個人,跟我說要再收錢,之前的人走了,他不清楚。那我現在要重新,再給他交1000塊錢,他才會再給我介紹人過來。但是呢,他人不來,公司地址不給我,電話不給我,就直接給我一個二維碼,讓我打錢。 李女士將新業(yè)務員的微信推送給了記者 記者表明身份添加好友 對方一直沒通過 掃描對方發(fā)給李女士的收款二維碼 彈出的收款人依舊是合同上的 杭州遠勝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記者通過企業(yè)信息公開平臺 找到的聯系電話顯示 “疑似代記賬”或與多家企業(yè)共用號碼 杭州遠勝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公開電話:喂。 記者:喂,您好。請問一下,這里是遠勝集團? 杭州遠勝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公開電話:哪位? 記者:我是浙江電視臺6頻道《1818黃金眼》的記者。誒?掛了。 李女士:我現在訴求就是,他這邊給我退費退款,然后我也提醒一下,就是其他人不要像我一樣盲目。第一耽誤時間,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耽誤時間,第二的話就是真的,被騙得挺糟心的,畢竟家里指著它呢。 記者在李女士跟中介的 聊天記錄里看到 中介在去年11月25號預約看房后 李女士還發(fā)了一個88元的紅包 李女士:給他轉個紅包是我為了讓他趕緊幫我把店轉出去,因為他跟我說得很好,就很會聊天的那種,又特別理解我們。 記者:我們不收你紅包,你直接跟電視前的人說一下,你這個想租出去的店在哪好不好? 李女士:我是在那個金昌苑,還有一個是在平安雅苑,就是平安橋地鐵斜對面。然后周邊的話是四五個大型工地,小區(qū)在住的話是兩千多戶,周邊也很多個小區(qū),全都挨著,商鋪很少,所以人流量很大。希望可以來我這邊看店,謝謝謝謝。 當然也要嘮叨一句 投資需謹慎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