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交加,小麥倒伏”這句種植戶們常掛在嘴邊的話,近日在河北、河南、山東真實上演。近期,三省多地出現短時強降雨,并伴有強風。根據氣象部門的數據,河南多地風力達到了八級到十級,約有30多萬畝小麥遭受嚴重倒伏災害,我省情況雖沒有那么嚴重,但也有部分地區(qū)出現了小麥倒伏的情況。 那么,出現強對流天氣時,應該如何防止小麥倒伏,小麥倒伏后又應該如何應對呢?邢臺市柏鄉(xiāng)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賈靜麗表示,眼下小麥已經進入到灌漿的后期,這是小麥生長的最后一個時機,由于今年的雨水比較大,麥田整體群體比較大,株高偏高,導致莖的基部節(jié)間偏長,再遇到強對流天氣就特別容易發(fā)生倒伏,預防的關鍵就是做好品種選擇,盡量選擇矮稈,抗倒伏性強的品種;或者對種子進行包衣或者拌種,并于早春進行鎮(zhèn)壓,加強水肥管理,合理追施氮肥等方式。 同時,專家指出,在小麥生長后期一旦遇到倒伏,首先要依靠小麥自身向上生長的能力,使其自然恢復,切忌人工扶麥或者是捆麥,以免損傷它的莖稈或者是根系。 如今很多大型的收割機械在安裝扶倒器后,收割倒伏小麥并沒有問題。而小麥倒伏后,最應該引起重視的是可能引發(fā)的病害。賈靜麗表示,在小麥發(fā)生倒伏后,由于它的植株是堆積狀態(tài),功能葉片是相互重疊的,通風透光性變差,根的疏導能力也下降,在高溫高濕時特別容易誘發(fā)白粉病等病害,要及時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控,同時要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等葉面肥和生長調節(jié)劑,來增強植株的抗逆性,延長灌漿時間,提高粒重。 如果在收割前,遭遇強對流天氣,發(fā)生大面積的倒伏,對于發(fā)生折莖、灌漿停止的小麥,要及時搶收,以防止貼近地面的麥穗發(fā)芽、霉變掉粒,在收獲后,要及時攤曬烘干,減輕損失。 眼下冬小麥已經進入灌漿中后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強對流及大風天氣可能會造成小麥點片倒伏,農民朋友務必關注天氣變化,保持警惕,做好防范工作。(李紅力 解佳豪報道) 內容來自《今日資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