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新去了一趟晉中,結束了介休的旅行后,在介休火車站旁乘坐中巴車前往晉中靈石的王家大院,沿途可以看到很山西鄉(xiāng)村的風貌,大約40多分鐘就可以到達,走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這里順便提一下乘坐這趟班車的地方,下圖這個點位就是班車( 介休11路)?康牡胤,位于介休火車站的斜對面,看網上說半小時一趟,但我等了不止半個小時,所以不敢確定,票價六元。
和上一次一樣,王家大院依然很古樸,游客依然不算太多,總會給我一種特別喜歡的感覺,是喬家大院所不能給的。
翻開王家大院的歷史,可以了解到它始建于明代,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耗時300多年修建形成了如今規(guī)模龐大仿若宮殿的建筑群,素有“中國民間故宮”“山西紫禁城”的美稱。
先給大家一條不走回頭路的線路:
恒貞堡(高家崖)東門➡️視履堡(敦厚宅→凝瑞居→書院) ➡️穿過橋➡️恒貞堡(紅門堡)(王字狀街道→登上城墻環(huán)繞一周) ➡️恒貞堡南門(出口)
王家大院主要分為紅門堡和高家崖兩個建筑群,首先來進入恒貞堡東門后需要爬一小段坡到達的高家崖,是嘉慶年間由正四品王汝成和正五品王汝聰兩兄弟建造的宅邸,整個建筑群按照當時封建等級制度建造,因此也是一座官宅。
高家崖建筑群主要有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主要的院落為敦厚宅和凝瑞居,都是三進四合院,這兩個院落也代表了高家崖最精華的地方,一定要著重看。
先來看凝瑞居,這里是王家大院磚雕、木雕、石雕三雕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尤其是用“鳳戲牡丹”、“喜鵲登梅”、“琴棋書畫”組成的窗戶小景,以及10塊以“五子奪魁”“指日高升”“飛馬報喜”“麒麟送子”“天馬行空”等圖案為主題的青石浮雕墻,都特別好看,一定要細細看,因為我發(fā)現好多游客都會把這些給落下。
上圖為石雕
再來看看敦厚宅,它是兩兄弟中大哥王汝聰的宅院,進入之后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到門口的廡殿頂青石照壁。
敦厚宅院里面的格局,很好地展示了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這樣的好處既可以提供外來人員交往的必須空間,也可以很好的保障家庭成員的私密性要求,起居生活等。
敦厚宅里面的三雕同樣很精美,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簾架的雕刻,每個圖案分成了九個畫面,主要用故事連環(huán)畫為主題,周邊的小圖案還可以看到琴棋書畫、花鳥魚蟲等裝飾。
另外一定不要錯過樓梯扶手的望柱雕,這些雕刻既有十二生肖,也有寓意滿滿的鯉魚躍龍門造型,一到暑假這個鯉魚望柱雕糾纏就成了很多孩子和家長的網紅拍照地,帶著望子成龍的企盼。
接著穿過橋就可以來到紅門堡建筑群,這里既是堡,也是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有一條主干道,站在高處可以看到規(guī)整的“王”字造型,特別壯觀。
因為紅門堡建筑群為民宅,除了和高家崖一樣的前堂后寢院落外,也為了順應地形部分是前院后院的布局。
每個院落中也都有磚、木、石三雕,但是個人覺得精美程度不如高家崖,加上高家崖看了太多的雕刻后,來到這里就有點審美疲勞。
不過在紅門堡東三甲有一個中華王氏博物館,是如今內外唯一的王氏家族文化博物館,如果開館的話,不妨去看一下。
整體來說高家崖的最大特色是磚、木、石三雕在大院中的組合,而紅門堡最大的特色則是大氣中結合精致美。 (作者: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其他還不可錯過的亮點:
王家大院有三絕:
1-凝瑞居的“貝葉額”石雕,葉子被雕刻得栩栩如生
2-恒貞堡東門外嵌有“鶴鳳綠竹”的畫屏聯(lián)
3-樂善堂門內《山水樓閣》影壁額頭有蠅頭小楷的“泰山石敢當”五個字,堪稱是天下最小的“泰山石敢當”
王家大院有三寶:
1-圣旨:嘉慶年間頒發(fā)給王家的一道圣旨,藏在高家崖建筑群里
2-龍鳳床:光緒年間慈禧西逃時留在王家的一張組合式紅木雕花“龍鳳床”
3-大清萬年一統(tǒng)天下全圖:是研究清朝疆域和行政區(qū)域很好的實物資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