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羅源,一對原本的好鄰居,卻因為一條小巷發(fā)生了矛盾糾紛,導致關系陷入冰點。 阿建與阿城是二十幾年的鄰居,兩家毗鄰,中間有一條1.5米寬的巷子相隔。阿建表示,今年4月,原本暢通的小巷被紅磚砌起圍墻,目前無法通行。 阿城說,阿建家在蓋房時已經將其購買的宅基地建滿。目前,預留的巷子屬于阿城家的范圍。但阿建卻不這么認為。 為了證實自己所說,阿建帶著調解小組前往標志處。以兩個標志點連線,田埂路線傾斜向上,斜穿巷子。但對于這個說法,阿城并不認可。 阿城表示,雖然紅磚是在今年4月砌起的,但底下的基石已經放置了20余年。 阿建稱,阿城是在2022年才將石塊堆在地上,并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圍起來,當時巷子暢通,所以他并沒有說什么;如果是二十幾年前搭的石塊,樣子應該很舊。于是,調解小組比對了路邊一排年代較為久遠的石頭,發(fā)現(xiàn)顏色與阿城家的基石確實有著明顯區(qū)別。 隨后,調解小組向周邊的村民進行求證巷子先前的情況。村民表示,巷子以前確實是通的。 接著,調解小組找到了當初與阿城存在糾紛的另一戶鄰居,鄰居表示,阿城一開始確實想把石塊堆在自家邊上。 阿城的姐姐堅持巷子是自家的,并且一直在里面養(yǎng)雞鴨。對此,調解員胖姐建議,以土地證為依據(jù)。 調解員胖姐指出,無論土地的使用權歸誰,從城鄉(xiāng)規(guī)劃角度來看,存在爭議的土地有明顯用途。 阿城表示,此前阿建一家因宅基地建滿,來向他父親借用巷子放置化糞池,兩家的關系和睦,共同使用巷子。 但今年4月,阿城翻修自家化糞池時,阿建一家竟出言辱罵,并阻止翻修。對此,阿建的母親承認雙方存在口角,不過她表示是阿城的父母侮辱在先。 在阿城看來,使用自家的宅基地放置化糞池并無不妥,但阿建一家的態(tài)度讓他們無法接受,于是,才在今年4月將巷子圍起來。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巷子是公用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隨意侵占或破壞侵占公共巷道,這不僅影響了村民的通行權,也影響了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 但阿城堅定認為,這塊地是自家花錢買的,不是公共資源。對此,阿建認為,阿城的行為堵住了后面鄰居建房子的路,侵害了村民的集體權益。 正常來說,兩個鄰居都有預留,鄉(xiāng)下的風俗,不管是你這家還是他這家,這個通道就是公用,但是現(xiàn)在有的就是不講理。 村黨支部書記表示,會在調取歷史資料后,依法促進糾紛化解。 家園不僅是一磚一瓦的堆砌,更是人心與人心之間的溫暖相連。小巷雖小,卻承載著世代相傳的鄰里情誼與相互扶持的記憶。我們希望,在這場風波之后,兩家人都能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和諧相處遠比一時的爭執(zhí)更為重要,愿他們早日走出矛盾糾紛的困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