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李兵(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工作,因工作繁忙常點外賣。某日,他點的炸雞未熟且有血絲,于是他就把炸雞拍了照片發(fā)到平臺上,并給出了一星的評價。除了發(fā)布評分,李兵也在平臺留言,表達了對產品的不滿。
給出差評后的當天下午,李兵就接到了商家的回訪電話。商家以差評損害生意為由,強硬地要求刪除差評。李兵毅然掛斷電話后,商家并未放棄,仍多次來電,最初以經營困境施壓,后來老板娘親自致歉并承諾改進,還提出給20元作為補償。
面對商家態(tài)度的轉變與補償舉措,李兵原本堅持不刪,但對方道歉又賠款還承諾今后會改進服務,最終他刪除了那條差評。
在商場工作的王楠(化名)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她在外賣平臺點了一份小炒肉,吃到一半發(fā)現(xiàn)菜里竟然有根牙簽,遂匿名給出差評。然后她就接到了商家要求刪差評的電話。面對商家不誠懇的道歉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王楠沒有刪除差評。同時,明明自己是匿名給的差評,商家還能聯(lián)系到她,這讓王楠感覺不安。
警方得到相關線索后展開調查,經查,僅在杭州市區(qū)受到牽連的消費者就有上百名,大家遭遇的套路也如出一轍。警察找到這些商家,而這些商家表示,他們都買了一種刪除差評的服務,這些提供服務的人還給自己起名為“職業(yè)修改差評師”。他們通過哭窮、賣慘、送紅包的套路要求顧客刪差評。
商家購買刪差評服務以獲得高評分
在對方的引導下,徐先生提供了外賣平臺的商家用戶名稱和登錄密碼,之后就由團隊自行操作。當平臺上出現(xiàn)差評時,這一團隊會頻繁聯(lián)系給出差評的顧客要求刪除評價。自從全權委托給這一團隊處理差評之后,徐先生的炸雞店在某外賣平臺上的分數迅速從4.4漲到了4.6分。
2024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qū)分局民警對該團伙實施抓捕。據警方統(tǒng)計,從2023年1月份至2024年初,該公司非法兜售的刪除差評服務涉及江蘇、安徽、浙江等多地,違法銷售金額達400多萬元。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
普法時間 Q1: 不法分子刪除差評的行為會對商家、消費者以及市場造成怎樣的不利影響呢?
A1: 點評平臺本就是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搭建了一個溝通的橋梁。有效的橋梁既能讓商家更好地提供服務,又能為消費者提供參考。如果出現(xiàn)刪除差評的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溝通渠道的有效性,這不僅會使展現(xiàn)的評價失真,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的公平競爭。也就是說,會有部分商家為維持好評率而一味地依賴刪差評的服務。那些誠信經營的商家反倒會處于不利的地位。長此以往,市場上就會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影響是多方面的。
Q2: 案件當中的犯罪團伙已經初具規(guī)模,這種刪除差評的行為波及了多個省市,如何在法律上規(guī)范這種行為呢?
A2: 從行為方式上看,他們這種行為可能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這一犯罪就是通過技術手段破壞防護,侵入到計算機的信息系統(tǒng)里。除此之外,他們還對獲取的個人信息進行匹配,最終獲取相應的數據。從行為對象上看,他們通過侵入電子計算機的系統(tǒng),非法地獲取他人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等身份信息。也就是說,他們這一行為侵犯了公民的個人信息。由于公民的個人電子信息以電子計算機的信息系統(tǒng)數據形式存在,所以這個案件可能會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
Q3: 為了防范這類案件的發(fā)生,應該有什么樣的應對措施呢? A3: 在立法層面,應該修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在監(jiān)管層面,應該加大監(jiān)管力度。從平臺的角度來說,平臺也應該不斷地升級技術,比如說采用更先進的算法。真正讓消費者放心的信譽是既有好評又有差評的信譽。因此,最重要的還是,商家要誠信經營。只有這樣才會讓商家不斷地完善商品質量,才能形成長效發(fā)展的機制。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