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路向西 文鏈中國”
1818西游記從安徽來到了江西上饒
都說江西的辣能制服每一個嘴硬的人
這第一站
從不吃辣的記者小馮
和從小吃辣的記者大麥
都說“扛不住”
記者 馮晨皓:有點辣!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記者 陳玉脈:它辣椒都看不到幾個呢!
江西省上饒市鐵四社區(qū)居民:不要錢的!這就是我們自己做的東西。
記者 陳玉脈:不是不是不是。
記者 馮晨皓:嘗一下看看。
記者 陳玉脈:咸鮮味。
記者 馮晨皓:這個比較符合我的口味。!哈哈哈哈,它是不辣的啊。
這一站的目的地是江西上饒
在進(jìn)入江西后的直播互動中
不少網(wǎng)友給我們推薦了
上饒的三清山、龜峰等等5A級景區(qū)
我們?nèi)繘]有落下
都去了
.
.
.
它們的服務(wù)區(qū)
記者 陳玉脈:前面那座山就是龜峰是吧?
記者 馮晨皓: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上饒西的收費(fèi)站了。
上饒位于江西省東北部
東面緊挨著浙江衢州
南接福建南坪
西面是重要水道鄱陽湖
北面則是與景德鎮(zhèn)和安徽徽州相接
看得出來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交通發(fā)展的歷程中
上饒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90年前這里就通了鐵路
因此上饒這一站
鐵路定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因此
有網(wǎng)友給我們推薦了當(dāng)?shù)氐囊粋“打卡”點
說是跟鐵路有關(guān)
那必須得去看一看
不過俗話說得好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記者 馮晨皓:還是挺熱鬧的,現(xiàn)在過了飯點了,好多都是他們的員工在吃。
小炒黃牛肉、白玉豆、炒螺螄
當(dāng)然!
還有避不開的上饒炒粉
記者 馮晨皓:這就是一路上大家瘋狂給我們推薦的上饒炒粉。有點辣,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記者 陳玉脈:它辣椒都看不到幾個。
記者 馮晨皓:它有很多辣椒籽。黃牛肉,挑一個沒有辣椒的。
記者 陳玉脈:怎么樣?
記者 馮晨皓:這個還可以,這個沒有那么辣。白玉豆,這個比較符合我的口味。我不太會吸這玩意兒。
記者 陳玉脈:吸螺,跟我們說一下味道吧,舔殼也算。
記者 馮晨皓:味道挺不錯的,但吸不上來。
我們查到一些資料
說是上饒的辣
融合了湖南的辣味
又保留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當(dāng)?shù)匾彩a(chǎn)一種叫余干楓樹辣的辣椒
很帶勁兒!
作為無辣不歡的貴州人
記者早在遍布杭州的江西小炒中
體驗過那種完全不同于云貴川的江西“純辣”!
不過當(dāng)來到上饒當(dāng)?shù)卣嬲穱L時
才發(fā)現(xiàn)開在外地的江西小炒
其實已經(jīng)降了一個維度的“版本”
網(wǎng)友推薦我們到上饒的鐵路新村看看
說是一個拍照打卡的休閑寶地
直接導(dǎo)航“饒鐵357”
果然不錯
這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松弛感
還是得介紹一下
“饒鐵357”的本名叫鐵路新村
今年剛進(jìn)行了改造
當(dāng)?shù)匕凑?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修舊如舊”的基本理念
完成了從城市老舊區(qū)域到熱門“打卡地”的
華麗轉(zhuǎn)變
八十年的歷史猶如被封進(jìn)了時光膠囊
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鐵路文化
對了
這里的居民非常好客
給我們指路、講解
甚至還給我們分享了
自己家做的“豆豉餅”
記者 陳玉脈:咸鮮味。
居民:還有一點甜味。
記者 陳玉脈:有點甜味,對。
居民:有一點南瓜的味道在里面,還有生姜,大蒜的香味。
記者 陳玉脈:姜的味道我吃到了。
記者 馮晨皓:味道還可以,特別適合當(dāng)那種輔菜。
記者 陳玉脈:就像我們拿腐乳來下飯一樣。
記者 馮晨皓:對。
記者 陳玉脈:在這個地方我們剛才也是聽到了一個很熟悉的“鄉(xiāng)音”,感覺他們講的是方言,但是他們的話我能聽得懂,但上饒本地話我剛好又聽不懂。
江西省上饒市鐵四社區(qū)居民 周大哥:浙江電視臺的?
記者 陳玉脈:哎,對滴。您這個話聽起來感覺就很熟悉。
江西省上饒市鐵四社區(qū)居民 周大哥:就是鐵路新村話。
記者 陳玉脈:你這個話我完全聽得懂,因為杭州話我完全聽得懂。
江西省上饒市鐵四社區(qū)居民 周大哥:就杭州那邊的,江浙。
64歲的周大哥出生在上饒的鐵路新村
也就是現(xiàn)在的“饒鐵357”
他說自己講的方言
在上饒當(dāng)?shù)乇唤凶?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鐵路話”
雖然離浙江很近
但上饒有著不同的方言
可為什么會偏偏在這個社區(qū)
居民們都操著一口夾雜著杭州話、紹興話
有著濃厚吳語風(fēng)格的獨(dú)特方言呢?
一番走訪
我們了解到了一段跨越八十年
與浙江緊緊相連的故事
1818西游記持續(xù)連載中
明天請繼續(xù)關(guān)注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