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一場瘟疫驟然降臨在浙江衢州。11月22日,當地警察局經過調查得出結論:居住在羅漢井五號的黃廖氏等八人感染了鼠疫。
一時間,恐慌的氣氛籠罩了衢州。
寧曉明
浙江省衢州市檔案館 副館長
大概是1940年10月4日上午9點,日本一架飛機從杭州過來,投下了大量麥麩、黃豆、宣傳單等,這些都帶有鼠疫。10月10日,城西一帶發(fā)現了很多死鼠,就開始有人發(fā)病。
隨著這樣的侵擾在浙江各地不時發(fā)生,瘟疫大規(guī)模暴發(fā),影響到衢州、寧波、金華、杭州、紹興、麗水和溫州等地區(qū)。
為遏制疫情蔓延,寧波被迫采取了極端手段。1940年11月底,一個寒冷的冬日,伴隨著沖天火光,疫區(qū)內115戶137間民宅被盡數焚毀,500余名百姓流離失所。
也就在這一年,關東軍向日本陸軍中央機構提交了關于731部隊編制調整及擴編的詳細報告。這份報告在當時被日本陸軍列為最高機密。
金士成
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細菌與毒氣戰(zhàn)史研究會
副秘書長
改編后的731部隊由軍醫(yī)、藥劑(人員)、衛(wèi)生(人員)、工程師、技師和雇傭人員組成,部隊管理層軍官編制人數由1936年的70人增加到455人。這次編制的修改是731部隊膨脹犯罪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731部隊的規(guī)模和體量從此開始逐步變大,真正成為了一支進行細菌武器研制、生產以及實施細菌戰(zhàn)的特種部隊。
1941年11月4日,日軍將魔爪伸向湖南常德,鼠疫暴發(fā)造成了常德至少7643人死亡。
1942年5月至9月,日軍在浙贛作戰(zhàn)期間,瘋狂散布鼠疫菌、霍亂菌、傷寒菌等。
古都良雄
時為侵華日軍第731部隊 衛(wèi)生兵
在日軍撤離后,一些偏僻山村出現了大量爛腳病人。
吳建平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衢州展覽館 館長
就在1942年的9月,有個戰(zhàn)損統(tǒng)計,說大陳鄉(xiāng)日軍撤離后,有2000多人開始爛腳、爛手、爛臉、全身爛,有死尸腐爛的味道。人家老遠看到他走過來,都繞開他走。
從1938年到1945年,在731部隊的直接參與和指導下,日軍建立了一系列“防疫給水”機構,包括長春的100部隊、北京的1855部隊、南京的1644部隊、廣州的8604部隊以及位于新加坡的9420部隊。
它們以“防疫給水”為名,秘密從事人體實驗和細菌戰(zhàn)活動,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細菌戰(zhàn)網絡。
1945年8月9日,一場隱秘而瘋狂的行動在731部隊本部展開。此時,日軍戰(zhàn)敗的喪鐘已經敲響。
為了掩蓋殘忍的人體實驗和大規(guī)模細菌戰(zhàn)的罪證,731部隊開始了系統(tǒng)性的證據銷毀工作。他們按照命令,焚毀檔案資料、炸毀設備和建筑、屠殺被實驗者。由于尸體數量激增,焚尸爐來不及處理,大量遇難者遺體被露天焚燒后草草掩埋或投入松花江。
8月14日,石井四郎站在731部隊的廢墟上下達了最后的命令。這是三條禁令:不準暴露731部隊成員的身份;成員之間不得互相聯絡;不準從事與731部隊相同性質的職業(yè)。
為了將秘密掩蓋到底,731部隊的成員們還收到了一條特殊指令。
西俊英
時任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部長
孫吳支隊支隊長
在離開部隊時,給所有人分配了氰化鉀,告訴他們萬一被俘獲,喝這個藥自殺。
731部隊的成員大多逃離了中國,只有一些轉調到其他部隊的人后來被蘇聯軍隊俘獲。
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蘇聯在伯力對12名日本戰(zhàn)犯進行公開審判,重點審理了他們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準備與實施細菌戰(zhàn)的罪行。這是人類歷史上首個專門追究細菌戰(zhàn)罪行的審判。
1997年至2007年,180名來自浙江、湖南的細菌戰(zhàn)受害者及遺屬在日本發(fā)起了一場遲來半個世紀的訴訟。
東京地方法院認定了731部隊等侵華日軍在中國發(fā)動細菌戰(zhàn)殺害中國人民這一事實,而在這些訴訟之外,還有許多逝去的生命仍舊躺在侵華日軍罪行的陰影中,還有許多真相有待揭露。
倘若暴行被輕易遺忘,罪惡必將在空白處重生。今天,731遺址的斷壁殘垣還在無聲訴說著: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