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縣塘南鎮(zhèn)有這樣一位農(nóng)民,他家境并不富裕,卻堅持自掏腰包為村里無償修路,這一修就是25年。村民都說他“傻”,可他卻樂在其中。
5月14日上午,在南昌縣塘南鎮(zhèn)北聯(lián)村附近一條通往鯉魚洲的石子路上,記者見到了正對這條路進行養(yǎng)護的李學華。5年前,考慮到當?shù)卮迕襁M出不方便,李學華自掏腰包采購砂石,修了這條“捷徑”。
李學華告訴記者,自己動念修路是一次偶然。1996年3月的一天,有村民運輸化肥,結(jié)果在村里的一條泥巴路上翻了車,李學華見這路實在難走,就把自家準備蓋房的一萬多元錢拿了出來,想把路修一修。一開始,妻子以為是有錢賺的,后來路修好了,李學華才告訴妻子,自己是義務修路,得知真相的妻子為此還和他吵了一架。
這條路對于李學華來說,只是一個開始。起初,李學華只是給本村修路,后來,附近村民也找上門來,讓他幫忙修修他們那里的路。25年來,只要聽到村民反映哪里路不好走,李學華就會去修修補補。去年,為了方便修路,他特意花5萬元錢買了一輛鏟車,用于鏟裝和運送砂石。
鄰近北聯(lián)村村民胡國龍:他確實是好人,幾十年辛辛苦苦去修這個路,他都是自費的,有時候我們沒叫他,他看到路上坑坑洼洼也都會填。
附近哪里的路不好走,哪里就有李學華一鍬一鏟、填平坑洼的身影。為了修路,這些年李學華一直在拼命掙錢。除了種田務農(nóng),只有小學文化的他還上工地搬磚頭、抬石頭,賺的錢也大部分都用來了修路。
至于一共修了多少公里、花了多少錢,李學華自己都不清楚。如今,他們兩口子還是住在那棟漏雨的老房子里。因為年代久遠,墻面早已斑駁,屋子里看不到一件像樣的家具。家里最多的就是掛在墻上的錦旗。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農(nóng)村道路建設投入的加大,李學華以前修的許多砂石路已經(jīng)升級為水泥路,路況比以前好了,修路的活兒也就少了,但李學華還有其他要忙的事,比如照顧村里的孤寡老人、資助失學兒童。當?shù)睾拓S村姜婆婆的丈夫早年去世,剩下老人孤苦伶仃,李學華就時常前去照顧她,送油送米,逢年過節(jié)則送錢送肉。
李學華告訴記者,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別人賺到了錢買車買房過更好的生活是一種快樂,而他賺了錢修修路、做做好事就感到很快樂。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