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謝先生介紹,去年8月份左右,他在車速拍平臺上物色了一輛2014年款的豐田致炫,根據(jù)平臺上顯示的車況信息,這輛車雖說“主結構有嚴重損傷”,但并未遭遇重大事故,排除火燒車,于是謝先生便出價購買。
“報告上面寫了哪里有噴過漆,哪里有做過鈑金,也寫了沒有重大事故,不是火燒車!
成功出價后,謝先生在平臺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去與賣家對接,并在現(xiàn)場見到了這輛車。謝先生回憶,當時他見到的車子從外觀上看不出被火燒過,當場就簽訂了《二手車買賣合同》,并支付了45000元的車款和2500元的服務費。
然而就在上個月,當謝先生準備給車輛續(xù)保時,卻突然被告知,這輛車曾在2018年1月26日有過一次機動車商業(yè)保險事故索賠記錄,而隨后保險公司發(fā)給謝先生的車輛照片,更讓他大吃一驚。
“保險公司跳出的信息顯示,這臺車是全損車,賠了5萬8千元,不讓買保險,工作人員還發(fā)了兩張照片給我,整輛車燒剩一個殼!
燒成這樣的車子,為什么平臺的檢測報告卻從未提過?謝先生第一時間撥打平臺客服熱線反映,工作人員答復稱,平臺聯(lián)系原車主,原車主稱也不清楚車輛曾遭遇火燒,建議謝先生向原車主追責。
“原車主說他也是通過修理廠介紹在別人那里買的,介紹人不配合,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我問平臺打算怎么處理這件事,他們說原車主隱瞞這些信息,他們沒辦法,叫我去起訴!
對于這樣的說法,謝先生表示難以接受,在他看來,平臺對于上線銷售的車輛應當有基本的把關,至少要保證車況的真實性和透明性,而不是僅憑賣家一面之詞就進行銷售。
謝先生車目前的樣子
FM全媒體記者心野隨后致電該平臺客服熱線,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對于每一輛上線銷售的二手車,平臺都會要求原車主將車開到指定地點進行檢測,并由此生成一份檢測報告供買家參考,但這只是“初檢”,由于檢測結束后原車主會將車輛開走,因此無法保證在此次檢測到買家購買期間車輛是否發(fā)生過其他問題。
“這份報告是車主當時想在我們平臺賣的時候,第一次檢測時的車況,只是在我們這邊評估完之后,車主又把車開走了,在開走到買家購買這個期間,如果發(fā)生事故的話,這個不屬于我們平臺可控的因素。”
不過記者注意到,該檢測報告顯示“車輛上一次過戶時間為2018年6月份”,而出險時間則是“2018年1月份”,足以證明檢測時間一定晚于事故發(fā)生的時間。
《維權超給力》隨后對接車速拍總部,公關負責人丁先生答復稱,平臺在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展開調(diào)查,并希望通過謝先生核實到車輛的更多信息,以確認這輛車到底有沒被火燒過。
“用戶給我們提供的兩張照片,燒的很嚴重,看不清車牌號,用戶沒有給我們提供保險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沒有辦法進一步核實,所以我們先是跟用戶協(xié)調(diào),能不能把車開過來,進行復檢。”
在《維權超給力》介入下,7月7日,謝先生駕車前去接受平臺的復檢,而令人詫異的是,此次復檢結果依然顯示,謝先生購買的這輛二手車不是火燒車。
“福建那邊評估的負責人判斷說不是一臺火燒車,他把相關的評估結果和資料發(fā)到總部,由總部的評估主管一起來分析,如果分析結果仍然不是火燒車,我們再看看到底是哪出問題了。”
丁先生告訴記者,不論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會和平臺簽訂一份協(xié)議,承諾提交給平臺的相關信息真實有效,因此假設謝先生所購買的車輛確實是火燒車,平臺將先和謝先生協(xié)調(diào)解決方案,再向原車主追究法律責任。
那么如果不是火燒車,為何保險公司會給謝先生發(fā)來火燒車的照片,照片里的車子到底是不是他的這臺車呢?《維權超給力》試圖向該車投保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核實,但由于謝先生未能提供更多資料,并沒有核實到具體細節(jié)。
關于此事的后續(xù)進展,F(xiàn)M全媒體《維權超給力》也將持續(xù)關注。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