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在外打拼受照顧 三十多年后她登門當干女兒報恩
點擊打開播放視頻
重慶沙坪壩區(qū)一家養(yǎng)老院里的老人們,都對一位姓魏的女士贊不絕口,甚至專門打電話來請《天天630》的記者,去聽他們講一講魏女士的故事。那么,這位魏女士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呢?
雖然在老人們口中,魏女士是李婆婆的干女兒,但其實魏女士跟李婆婆并沒有血緣關(guān)系。說起這個干女兒,李婆婆是笑瞇了眼,領(lǐng)著記者進到屋里,一件件展示魏女士最近給她買的禮物。
李婆婆對魏女士送來的東西如數(shù)家珍,不少新衣服的商標,她都舍不得剪。魏女士為什么會對李婆婆這么好呢?這事還得從30多年前說起。當時,李婆婆和丈夫奚先生,在江津德感的花生廠工作,魏女士沒考上大學,作為臨時工在廠里幫忙。
作為新手,魏女士老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李婆婆說,當時魏女士就是個孩子,背井離鄉(xiāng)一個人在外工作,實在有些可憐,因此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盡可能幫助她。李婆婆待魏女士,就跟對自己的親人一樣。
后來花生廠破產(chǎn),李婆婆跟著兒女來到重慶主城,魏女士也另謀出路,兩人就此斷了聯(lián)系。沒想到,時隔30多年后,魏女士對當年的恩情一直念念不忘,2018年5月的一個晚上,魏女士找到養(yǎng)老院,再次見到了李婆婆。自此以后,每隔一個月,魏女士都會專程從江津來到這家養(yǎng)老院,給李婆婆買來吃的用的,還給她洗頭洗澡,剪指甲,偶爾晚上還會留宿,陪李婆婆說說話。李婆婆說,自己今年90歲了,對魏女士的好意,李婆婆感覺受之有愧。李婆婆說,她完全沒想到魏女士會把當年的事情記了三十年,還多方打聽,執(zhí)意找到了她?上в浾卟稍L時,魏女士正好有事不在,記者便通過電話,聯(lián)系上了她。
魏女士介紹,雖然現(xiàn)在看來,李婆婆當時的幫助可能也是舉手之勞,但對當年的她來說,卻無比溫暖,永生難忘。魏女士說,離開花生廠以后,她在四川攀枝花生活了很長時間。前幾年退了休,才回到重慶。魏女士說,李婆婆年紀大了,又一個人住在養(yǎng)老院,所以每次去看望她,都盡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魏女士的好意,養(yǎng)老院的老人們,都看在眼里。大家都說,住了好長時間的養(yǎng)老院,還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善良、又懂得感恩的人。
李婆婆當年的幫助,和魏女士現(xiàn)在的舉動,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但她們卻彼此感動了對方,感受到溫暖。這樣的愛與感恩,讓人倍感幸福。
發(fā)表評論
相關(guān)文章
精品導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