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陸女士因為沒有完成工作任務,被領導在微信群里點名,之后她回了幾句,結果說是被領導罵了。
“有效電話”沒打夠
領導群里點名 說話還難聽
9月中旬,陸女士在杭州濱江一家英語培訓機構找到了工作,職位是課程顧問,主要負責聯系家長帶孩子到機構上體驗課程。
陸女士:“在辦公室每天打電話,邀約客戶接待客戶參加體驗課程,帶寶貝上課!
陸女士說,上個星期,她因為連續(xù)兩天沒有打夠“有效電話”,被機構領導在群里點了名。
陸女士:“有效電話就是客戶要接聽。她突然在工作群里說我,電話量打得不夠,邀請客戶也邀請不來。當時心里想有問題跟我當面溝通!
陸女士拿出了聊天記錄,9月27號晚上被領導點名后,陸女士先回了兩條比較短的消息,后來又發(fā)了兩大段文字,主要內容是給領導提建議。
之后雙方又在群里溝通了幾句。陸女士說,領導發(fā)出來的最后一段文字,她無法接受。
陸女士:“就爆粗口罵人,罵得很難聽的,群里面同事都看著,那樣粗魯地罵我!
大群里要求領導道歉后
被踢出群,還被要求申請離職?
次日,陸女士沒有去上班,她說,后來自己就被移出了群。在被移出群之前,陸女士在培訓機構的另一個大群里發(fā)了一長串文字,要求那位領導道歉,但沒有人進行回復,當天這個群也把她移出了。
陸女士:“移出群之后人事跟我說讓我申請離職。(記者:你要求怎么處理)我要求給我道歉就好了,小孩子罵人都知道道歉,這樣在公眾場合罵我,我覺得很委屈。我不希望在這里工作了。”
當事領導表示下屬不專業(yè)
拒絕道歉
記者找到機構負責人了解情況。
陸女士的領導:“我沒有辦法向一個沒有一點專業(yè)度的人,完不成自己本職工作的人道歉,不好意思。No comment(無可奉告)。”
陸女士的這位領導表示無法道歉,隨后就走進了辦公室。后來記者聯系了機構負責人。
英語培訓機構 負責人:“我能讓我的律師跟你說嗎?(可以)我這邊在開會。(律師大概什么時候能反饋)我到時候信息給到他,具體時間我也不知道。”
事后記者接到了電話,對方稱自己就是培訓機構的律師,對于這件事,機構方面的態(tài)度是不予回應。對此,陸女士表示,接下來她會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對方進行道歉。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