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呼和浩特市紅山口村的胡先生,最近發(fā)現(xiàn)自己銀行卡里的錢莫名其妙的少了4萬多元,本來他以為是被人給惡意盜刷了,沒想到這原因竟然出在自己16歲的女兒身上。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點擊打開播放視頻
家卡里四萬元不翼而飛 竟變成女兒游戲裝
10月9號上午,胡先生剛剛從銀行回來,看著剛打出來這一厚疊流水賬單,胡先生愁容滿面。胡先生的銀行卡里是他打工多年的積蓄,有四萬多元,本來是留著給孩子的奶奶看病用的,一直沒動過,怎么就余額不足了呢?胡先生讓銀行幫他打了賬單明細,一看賬單嚇了一跳。胡先生發(fā)現(xiàn),從4月10號開始到10月份,卡里的錢就被陸陸續(xù)續(xù)的支出,最少幾元錢,最多700多元,幾乎每天都有多筆支出。胡先生當時認為是銀行卡被人盜刷了,于是找到派出所,準備報案。





民警的話倒是提醒了胡先生,回到家他找出了女兒的手機,是今年4月為了讓女兒上網(wǎng)課買的,他發(fā)現(xiàn)里手機上有一款名為《逃跑吧!少年》的游戲,游戲內(nèi)容大概就是幾人組隊,聯(lián)合逃出迷宮,看似并沒有什么不健康的東西。但是在游戲準備界面,有一個商場選項里面出售一些虛擬道具、裝備和皮膚,而這些東西都需要用所謂鉆石購買。記者點擊了一下鉆石獲取界面,發(fā)現(xiàn)這些鉆石是需要用人民幣購買的的,其中3280個鉆石就要花328人民幣。



在胡先生女兒的微信錢包支付功能里有大量的消費記錄,消費記錄顯示女兒從4月份開始一直在給游戲付款,收款方主要有兩個,分別是VIVO手機平臺和廣東天宸科技公司,而VIVO正是女兒使用手機的品牌,廣東天宸也正是《逃跑吧!少年》這款游戲的運營商。胡先生還發(fā)現(xiàn),女兒購買游戲裝備綁定的正是他的銀行卡號,至于支付密碼他自己都不知道女兒是怎么知道的。胡先生最讓他苦惱的是,女兒正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叛逆,他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另外,他不知道這錢還能不能要回來。點擊打開播放視頻
未成年人網(wǎng)上消費 如何追回
胡先生說,他和妻子在多年前就已經(jīng)離異了,孩子一直是由奶奶帶大的,他自己能又常年在外打工,因此忽視了對女兒的監(jiān)管。她并不責怪女兒,只是想把錢給退回來。但自己對于網(wǎng)絡相關的常識知道的很少,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因此像記者尋求幫助。

于是記者幫胡先生找到了VIVO手機的客服電話,并撥打了過去。客服人員讓胡先生提供了其中一筆支付的商戶單號,客服人員查詢過后,提供了反饋信息?头藛T說,注冊這款游戲是需要實名認證的,只有實名認證過后的成年人才能夠使用充值業(yè)務,他們平臺查詢結(jié)果,該游戲是以胡先生的身份實名注冊的,就等同于是胡先生進行的消費。所謂的實名認證只需要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胡先生認為,這樣的認證有些草率。的確,很多網(wǎng)上金融平臺在實名認證時都要求本人拍攝動態(tài)頭像,比如眨眨眼轉(zhuǎn)轉(zhuǎn)頭來完成驗證,而像身份證號碼這樣的東西,其它家庭成員也完全有可能接觸到,無法證明就是本人操作。


最終客服承諾,會讓胡先生填寫一個問卷,如果核實確實是胡先生的女兒進行的游戲充值操作,平臺是可以做退款處理的。胡先生也表示愿意等待平臺的處理結(jié)果。類似的事情,天天看曾經(jīng)報道過很多,要防著熊孩子用手機玩游戲充值,家長們除了要保管好自己的銀行卡,身份證,支付密碼之外,其實還可以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比如下載未成年人手機限制的APP。就拿胡先生女兒使用的VIVO牌手機來說,它自帶一個兒童模式的功能,家長需要設置密碼開啟這個功能,可以對手機流量進行選擇限制,也可以對任意一款程序做游玩時間的限制,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孩子沉迷游戲、偷偷進行網(wǎng)上消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