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刻意去尋找
也許好味道就在身邊
大家好,今天是一博子來值班了。
對于生活在長沙的我,只要一有朋友來長沙,總是會問我長沙哪里好吃,拿出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長沙美食攻略,讓我給意見,但每次我都哭笑不得,并不是說網(wǎng)紅店不好吃,而是對于我來說,更在乎的是找對地方!
長沙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蒼蠅館子,人均并不便宜,但是味道和食材確實沒得說,不止是千篇一律的湘菜,還有一些老板的巧思。
今天我們安利的這家店就是這種,沒有裝修,沒有服務,但是菜品卻是實打?qū)嵉暮贸裕?/p>
開在南湖路老社區(qū)的路邊
有些菜沒預定吃不到
眾所周知,能夠在7 8月份的長沙的中午,頂著魔法傷害出去吃飯,確實需要一定的勇氣,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我是絕對不會踏出空調(diào)房半步。
但無奈我又是一位對土菜館沒有任何抵抗力的好恰鬼,當我朋友對我說出這家店的亮點的時候,我就義無反顧頂著烈日出門了。
就開在南湖路這邊,某書和某音上都沒有這家店的水花,大眾點評上也只有寥寥幾句評語。
店內(nèi)由民房改造而成,放下不到6張桌子外加一個包廂。
沒想到工作日的中午,大包廂里坐滿了,就連外面的座位也是座無虛席,而且旁邊傳來的語言都是正宗的長沙話,就知道這次來的肯定值!
店內(nèi)的菜單有兩版,一版是較為日常的菜,而另一版則是需要預定的菜。
同行的長沙老口子朋友說,這些預定菜,都是老長沙人以前過年過節(jié)會做的大菜,不需要預定的菜單,則就是一些家里日常會吃的一些菜品。
老板娘是一個很實誠的人,我們一進門就說因為她們家的菜都是一道道炒的,所以上菜慢,當我們貪心想加菜的時候也會阻止我們,怕我們浪費,讓我們下次再來吃。
老板負責掌勺,老板的兒子和兒媳婦張羅點菜,娭毑則是負責收拾碗筷和上菜,是類似于家庭式的作坊,一家人經(jīng)營的紅紅火火。
店內(nèi)的一些臘貨都是自己制作的,蒸菜小炒,一應俱全。
每一道出品都有家的味道
一定會帶外地朋友來
價格真不算便宜,直逼私房菜的價格,兩個人四道菜,買單下來230,人均將近100的價格,比很多商場里的精致湘菜館要貴了,但一博子一位在意性價比的人,卻依然覺得很值得。
這道老姜炒雞是店內(nèi)的必點招牌第一,這道菜,算是長沙人的偏愛,雖然不辣,但是每次下館子還是忍不住要點。
現(xiàn)在還沒出伏,吃一只老姜炒雞也是舒服得很。
老姜雞挺有講究,一是要吃叫雞(即公雞),而且還要是當天買當天殺當天吃;二是要用路邊荊熬水,炒雞時與酒同下,再加生姜。
雞肉很嫩,味道卻是很重,感覺酒味和鹽味已經(jīng)完全被雞肉吸收,如果不是大中午,我一定要再點一瓶歪把子!
經(jīng)常作為配角的香干,在他們家卻被推上了C位,當我問老板娘哪道菜最值得點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道豬皮香干。
豬皮是先鹵過的,再和香干一起蒸,端上來的時候還冒著熱氣,記得要馬上開拌!
香干湯汁不多,蒜香濃郁,加上秘制辣椒油的助攻,拌飯亦或是當做辦公室小零嘴都很合適。
最值得說一說的就是豬皮了,一點異味都沒有,處理的很干凈,吃到嘴里Q彈順滑,滿滿的都是膠原蛋白的味道。
長沙人對牛蛙和田雞的愛真是刻進了DNA里,分不清牛蛙和田雞的一博子,也被這道“爆炒田雞”俘獲。
田雞相比于牛蛙體型會更小一些,但肉會更加緊致,骨頭也更脆。
田雞先用油炸過一道,再配上各種配料一頓爆炒,最后撒上的紫蘇是關鍵,呷起來硬是有味些。
有的館子的田雞煸過之后偏干,他們家的田雞則是保留了更加濕潤的口感,最主要是油味不重,也不會很辣,是很討喜的味型!
他們家的紅椒韭菜鹵牛肚很“新鮮”,這里的新鮮是指牛肚,有些館子的鹵牛肚放的太久,表面就會很干,從而在爆炒過程中流失水分。
他們家的鹵牛肚則是每天都定量,絕對不會隔夜,看起來就水分很足,十分飽滿。
提前鹵制過牛肚子醬香十足,非常入味,吃到嘴里連不會干巴,鍋氣十足!
店名:食友把酒
地址:勞動西路12號地鐵3號線靈官渡站1號出口左邊30米
寫到最后
最后打卡下來,光是菜單上不需要預定的家常菜就已經(jīng)很推薦了,雖然價格有些偏高,但是分量如圖所示確實很足。
這家餐廳打卡下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吃得很舒服,不管是在食材上還是味道上,就像去到一位廚藝很好的朋友家里做客一般。
下次有外地朋友來長沙,我一定會帶他們來打卡!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