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泡泡果,那個身影也是兒時記憶
一根泡泡果,白白、蓬蓬的
聞到那噴香的氣味
心中升起暖暖的鄉(xiāng)愁
那些身影嗎?
還記得
“
泡泡果
”
旁
的
導語
接下來進入搜食記特別策劃,尋找遠去的味道。說到長沙街頭關(guān)于吃的記憶,當年砰的一聲爆出來的人參米,和套在手指上啃的泡泡果,肯定讓你
腦子里升起好多回憶。
很久以前,我還是個細伢子的時候,那時候沒什么零食吃,當打人參米的老頭把他的板車停在屋門口的時候,巷子里的細伢子就樂翻了天。到處奔走相告,哀求父母讓自己去打上一炮。因為只要一角錢,從米缸里舀上一筒米,舉著一角錢,一路哦嗬喧天地跑起,細伢子一邊排隊,一邊撩撩打打,一會兒就聽到那個打人參米的老頭喊:“要嘭噠。要嘭噠!眹樀谩小屁股”們捂緊耳朵,到處逃竄。
此情此景,估計是好多人童年時的集體記憶。今天我們搜食記者再次走上長沙街頭,看看還有沒有可能找到這樣久遠的畫面。
請
朱獻忠
打泡泡果的
嗲嗲
打泡泡果的嗲嗲
叫朱獻忠
今年已經(jīng)有67歲
讓孩子們一看到立馬挪不動腳步的,就是泡泡果。泡泡果對于小朋友來說,是種特別的誘惑。
和幾十年前不同,如今的泡泡果已經(jīng)不需要從家里帶米去打,路邊如果遇見,幾塊錢就能買上一袋。對于不少人來說,這就是兒時的味道。
這里是長沙五一新村附近,嗲嗲朱獻忠是安徽亳州人,這是老朱到長沙的第十四年,他到長沙的第一個營生是收廢品,再后來,有不少安徽老鄉(xiāng)都在外地做著泡泡果的生意,他也就從老家把這機器拿了過來。
泡泡果有好幾種口味,按照比例搭配大米、玉米、黑米,做出來的泡泡果顏色就會不一樣。
把這米倒進機器里,伴隨這陣轟隆隆的聲音和柴油機冒出來的騰騰熱氣。
陳妮娃負責把泡泡果給扯出來,邊扯邊掰成一樣的長短,而老朱呢,就負責吆喝和稱秤,對于自己當費了兩袋米,最后悟出來的這技術(shù),老朱十分自信。
老朱說,這泡泡果得要脆才好吃,剛吃的時候是脆的,一到口里泡泡果立馬就會軟下來,還帶著米粉子的香味,大人小孩都愛吃得很。
請
簡樸
嗲嗲的
生活
連賣泡泡
到揀廢品
也不偷也不拿的
就憑借這個技術(shù)賣
從不少別人的秤
然而噪聲的污染、市容環(huán)境的保護,這些都是像老朱這樣的流動攤販繞不開的話題。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人都回去了,他們兩口子還是留了下來。
下午出攤,晚上收工,就靠著這一個板車,四處轉(zhuǎn)悠,也沒有一個定點經(jīng)營的場所,盡管是這樣,兩口子的日子也過得開心滿足。
兩個人出行,力氣活從來都是老朱做。他帶著點北方老漢的爽朗,嗓門大,心思卻也還細。
我們和老朱兩口子一起回了家,這是他們租的房子,
窗戶連玻璃都沒有。
來了長沙十幾年,兩人的飲食習慣還是改不了,以面食為主。
晚上回了家,通常都是妻子下一碗熱騰騰的面,熱湯下肚,拂去一天的疲憊。
做泡泡果的工序很簡單,簡單的泡泡果和老朱這樣的老漢,卻總能讓人回憶起兒時的那個身影,那陣吆喝和那種味道。只是這種味道也在逐漸遠去。怎么留住老味道,讓兒時記憶保留得更長久,還得看怎么規(guī)范,若是給這些攤點固定的營業(yè)時間和場所,這樣的集市既帶來便利又不破壞環(huán)境,這才是兩全其美。
請
尾導語
難得地又看見打泡泡果的,這位老人就像記憶中的一樣,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到了記憶中白白、膨膨的人參米、聞到那噴香的氣味,還有那心中升起絲絲暖意。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