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夢想總顯得沖動而精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上學期間就到西安的一家技校學習服裝設計,畢業(yè)后在深圳工作半年后,放棄了原本安穩(wěn)的工作,毅然回到西安,一邊繼續(xù)學習服裝裁剪,一邊在南郊開了一個4平方米的小店。然而,追夢之路遭遇殘酷的現(xiàn)實,變得似乎遙不可及,小店叫好不叫座,最近因經(jīng)營慘淡而關門。但這位執(zhí)著的大學生仍然不言放棄,他想親手做出第一條牛仔褲,創(chuàng)立一個“牛仔族”品牌。一個大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腳本,總是幾多感人,幾分悲壯……
技校里的大學生
2007年3月10日早上6點,唐浩像往常一樣起床、洗漱后,開始鍛煉身體,來到操場跑步。7點到班里溫習功課,8點半上課。
這不是在大學校園,而是在西安某技校,從2003年起,這個技校的服裝設計班里,就多了一個統(tǒng)招統(tǒng)分的大學生的身影。2005年7月,唐浩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畢業(yè)。畢業(yè)時,他簽到了深圳永勤玩具實業(yè)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只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招一個人,他去了,是正兒八經(jīng)派遣分配過去的,負責玩具設計和開發(fā)。盡管每月工資2000多元,但是,他在那里只干了5個月,2005年12月就離開了。選擇離開,是因為他喜歡服裝設計和制作,想在這方面“做點實事”。
技校上課是全日制,周一至周六全天上課,上午兩大節(jié)專業(yè)理論課,主要講服裝裁剪、推版、打版、制版,下午是兩大節(jié)實踐操作,動手裁剪、縫紉。拿縫紉來說,這是個技術活,不是學兩天就能學好學精的,需要長期實踐動手。比如量體,人的體形都不一樣,對每個人的衣服尺寸哪里收量、哪里放量,要想精到地把握,得有好多經(jīng)驗,經(jīng)驗是操作得來的。量體裁衣,針對不同的人滿足不同的制作要求,需要反復操作、實踐、練手。
如果不是別人指點,記者根本不可能從一群技校生中間找到唐浩,他清瘦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略顯靦腆!斑@孩子很愛鉆研,動手能力也強,總是愛請教問題。他本身上過大學,知識層次高,領悟也快,又能吃苦!鳖欉B成老師說,“他走出去找工作,不管走到哪兒,肯定是最受歡迎的!
第一件衣服
在技校的辦公室,唐浩站起來,捏了捏牛仔褲上“秀”的一只鷹,轉了個身得意地說:“看,這是我改的牛仔褲!還算漂亮吧?”細看,這只鷹果然做得簡約又漂亮,頗有動感。
唐浩最拿手的是牛仔褲“裝潢”,但他做的第一件衣服是西褲,做了整整一星期,返工兩次。
那是2006年4月的事了。實踐操作縫紉機練了不知多少次,但踩著縫紉機真正開始做衣服就緊張了。線條怎么走,口袋怎么做,腰怎么收,做不好就容易出問題。上腰的時候,腰和臀圍銜接要分幾處間斷固定,然后再收腰。就因為這個沒做好,拆開又做―――布料的伸縮性不一樣,第一次做衣服力度也沒把握好,熟練程度達不到,搞得滿頭是汗還是不能如愿。
本來想著這條西褲一定要做得最好,作為他最珍愛的禮物,送給教服裝設計的李日宏老師,褲子做成這樣,咋送?
這還不算最糟糕的,西褲要開后口袋,左后口袋就開壞了,多剪了一點點,口袋靠下了,實在難看,自己又沒法解決,最后還是李日宏老師幫忙給弄好的。褲子送給李老師后,李老師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唐浩感覺自己很沒面子。但是后來,李老師還經(jīng)常穿著這條褲子上課。
其實唐浩從小就喜歡手工制作,2002年他剛上大學二年級,從報紙上看到西安某技校有裁縫班,打電話說我業(yè)余想學一下裁縫,沒想到技校稱完全沒問題,還特別在學費方面給予他照顧。于是,唐浩就趁電子科技大學沒課時,跑到技校上課。時間有限,那時他只上裁剪理論課。由于老往校外跑,同學們知道了唐浩還到技校去上課。這一上就是兩年。其中2003年暑假他集中上了一個月。
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
2005年12月,唐浩從深圳辭職趕回西安,實踐他理想中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從深圳帶了20條牛仔褲,在西安美術學院所在地二府莊附近的羅家寨租了四五個平方米的小店,唐浩開始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
小店緊靠馬路,月租金400元,主要修改訂做牛仔褲、訂做錢包等。2006年8月18日,籌備了半年的牛仔裝潢小店終于開業(yè)了,店名為“82828”。這是他大學時就設計好的標志,反過來念也是“82828”,為這個標志他專門跑到書院門花20塊錢雕了板。他做過的牛仔褲,都有燙雕的“82828”。
生意非常淡,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家長,拿了兩條牛仔褲,說是從澳大利亞買回來的,讓唐浩試著改一條,改滿意了,另一條再讓他修。為這條褲子,唐浩整整改了三天,本來想收100元,但考慮剛開業(yè),為了拉攏顧客,他只收了80元。這位家長很滿意,不但拿來另一條牛仔褲,還介紹了他的朋友來光顧。
但是生意仍然慘淡,好在他從深圳帶過來的牛仔褲雖然進價一條只20元,但布料非常好,黑色的牛仔褲經(jīng)過砂紙打磨,呈現(xiàn)了黑白相間的紋理。有一次一個顧客急著要貨,他花了整整一個通宵進行砂紙打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唐浩的手上、身上全是藍色的絨毛。一照鏡子嚇了一大跳,臉上、眉毛、眼睫毛也沾滿了絨毛,實在狼狽。
其實砂紙打磨牛仔褲送到加工廠十幾分鐘就能搞定,但手工打磨更好看。加上褲子成本,一條改過的褲子賣100元,大家都說好,改得有創(chuàng)意,穿著有個性。凡是在店里修過牛仔褲或背包的,都和他成了朋友,大家看重他的實在和“專業(yè)”。沒事就去他店里閑逛、聊天,但是他的客戶群十有八九是大學生,消費低;顑阂膊贿^是些腰大了臀肥了做些修改,喇叭褲改成錐褲了,在膝蓋上打個洞了,側腰的皮雕做成蝴蝶形了,一次也只收四五塊錢,實際上這還不如他訂做牛皮錢包的利潤大。去年年底,小店的房租、水電、日常開銷等已是入不敷出。盡管這個小店大家都叫好,但是生存問題擺在面前,唐浩不得不變得實際起來。
送走了最后一抹黃昏,唐浩近日關了店門。想起當初到市場上買縫紉機、打磨機、鎖邊機、燙金機,頗費口舌地搞價;想起8月18日開業(yè)前的晚上自己買來板材搞裝修、刷墻,弄得頭發(fā)全被染白了,頭老是仰著,第二天開業(yè)頭像斷了一樣轉不過來;想起最艱苦的時候兜里實在沒錢,一天只吃了8個饅頭……
給家里打電話,他大哭了一場。
“天天為這個小店堅持,很難。我一再考慮必須要上研,穩(wěn)定自己的收入和生活,然后才能實現(xiàn)夢想。”唐浩說,“苦悶的時候去找我的同學,我說你們朝九晚五生活那么好。等我有了正式工作,下了班回來,我就開我的裁縫店!
感人的創(chuàng)業(yè)日志
“每天早上吃個煮雞蛋,昨天一直忙到下午兩三點才吃午飯,昨天是面條,今天是饅頭。我是南方人,以前從來不吃這些面食,但是現(xiàn)在我不得不花一塊錢買6個饅頭,一天的生活費就一兩塊錢,想到這我就想哭。店雖小,但我感覺比較充實。”
“我喜歡踢球,有時我就關了店,到石油大學去踢球。前幾天去母校,要辦事時間緊,就站在操場上看人家踢。好不容易撿到一個球,我上去踢了一腳才舍得離開。在球場上,我可以自由地飛跑,那就是我的天性和夢想。后來租房子,租得離足球場很近,店里再忙,每星期都要去踢一場!
“2006年國慶節(jié)那天,我到樓頂曬被子,給媽媽打電話,哭了。媽媽對我的期望值特別高,現(xiàn)在我站在家人的角度考慮,這是不是大逆不道?這還不知道咋跟爸爸說。以前一周我最少給家里打兩次電話,現(xiàn)在都是家里給我打!
“開業(yè)那會兒,我只有84斤。吃的不好,壓力大,現(xiàn)在又好了,胖了,有90多斤了。”“國慶節(jié)那幾天爸爸專門派弟弟來‘視察’,那時爸爸特別不理解我。按照爸爸的想法,上完大學找工作或考研,路會非常順。爸爸這也是在關心我。弟弟看到我這種狀況說:‘你這樣怎樣給女朋友的家里交代?’我一直在看名人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有人曾在大街上叫賣領帶,后來發(fā)家致富了,我深受啟發(fā)。我一直準備吃苦,但我一個人可以吃饅頭,女朋友和家里人怎么能有保障?所以我考研,是為了我的長遠目標服務的!
“我的長遠目標是:我要親手做出一條牛仔褲,我要辦一個做牛仔褲的工廠,我要做一個讓大家都認可的牛仔褲品牌。但是眼下,我必須考慮女朋友和家里人的生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