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書迷和湖南衛(wèi)視寄予厚望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開播了。
在聚集了各大流量的微博上,流量大戶《知否》一開播女主角趙麗穎和劇名就上了熱搜,甚至還沖上了熱搜榜的第一。
而收視率也如同此前預測的一樣,雖然挽救了湖南衛(wèi)視低迷的收視但仍然不敵正午陽光的另一部劇《大江大河》。
01
收視不敵《大江大河》
湖南衛(wèi)視今年下半年以來播出的劇接連撲街,收視率持續(xù)低迷,而趙麗穎和馮紹峰夫妻檔主演的這部《知否》則被寄予厚望,再加上其原著就擁有不少粉絲,很多網友都期待這部劇能重振芒果臺的收視率。
而《知否》首播的實時雖然收視率還不錯,創(chuàng)下芒果臺近期新高,但仍然不敵同是正午陽光制作的獻禮劇《大江大河》。
從收視率上來看,《大江大河》絲毫沒有受到《知否》開播的影響,從最新的收視率上來看大江大河在北京衛(wèi)視和東方衛(wèi)視的單臺收視率都要強過知否,而且差距也比較明顯。
即便是趙麗穎和《知否》在圣誕節(jié)當天登上了熱搜第一名,也很難撼動《大江大河》現如今的地位。
由于湖南衛(wèi)視電視劇播出時間晚于其他電視臺,當湖南衛(wèi)視播到第2集時,其他電視臺的電視劇已經播完了,于是《知否》第2集的收視率自然成了第一。
雖然剛開播時,湖南衛(wèi)視的收視基數并不理想,但隨著劇情的推動,收視率也在呈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最終在第二集快結束時成功破1了。
除此之外,昨天的網絡播放量也達到了1.3億,累計播放1.6億。
縱觀2018年,獻禮劇成為了各大衛(wèi)視布局的重點,在市場和政策的雙向推動下,獻禮劇成為了今年劇集的重中之重。
劇集在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口碑也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大江大河》,豆瓣評分高達8.9分。
反觀古裝劇在資本的裹挾下,口碑卻在持續(xù)下降。先是年初的《巴清傳》徹底被拖成了一筆爛賬,隨后《天下長安》開播落空,根據同名網絡人氣小說改編的《大潑猴》上線遙遙無期。
在這種情況下古裝劇《知否》能拿到收視第二的成績也算是為古裝劇增添了信心。
02
服化道成焦點
除了與《大江大河》的正面剛,服化道也成了《知否》被關注的焦點之一。
而《知否》播出后也打出了服化道精良的旗號,甚至有說服化道神似“紅樓夢”的。
《知否》雖然沒有紅樓中那么華麗,但服裝道具也是非常考究,而且與宋朝的還原度頗高。
事實上,服化道精良早就是正午陽光的招牌之一。
首先就拿《瑯琊榜》來說,該劇從服裝造型、場景布置,都非常的講究,需要用到的場景,盡量人工搭建。
古裝劇一直擁有強大的受眾基礎,觀眾在意劇情、看重人設,對服化道的挑剔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從《延禧攻略》被吹爆的服化道,再到《如懿傳》因誤會被diss的“米老鼠”,不難看出觀眾對服化道的要求越來越高。
其實不光古裝劇看重“臉面”,任何類型都是一樣的。畢竟,服化道是一部劇給觀眾的第一印象。
此前《人民日報》曾評論,“隨著《延禧攻略》《天盛長歌》《如懿傳》等一批古裝劇的熱播,古典主義、傳統(tǒng)美學再次引發(fā)關注熱潮,小到服飾、禮儀、道具,大到置景、色調、構圖都成為觀眾探討研究的對象,歷經一個夏天的洗禮,國產古裝劇步入美學新時代。”
03
正午陽光才是最后贏家
這次《知否》和《大江大河》正面剛,收視上勢必會出現巨大的挑戰(zhàn)和相互的廝殺。
左手是《知否》右手是《大江大河》,不管誰贏,《正午陽光》都是最后的贏家!
正午陽光,一個脫胎于山影的制作團隊,一開始也一度被大家認為是山影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殼公司。
隨著2015年《瑯琊榜》這部以男性視角書寫的權謀劇以細膩和精良的制作收割觀眾后,這一個由山東大漢構成的核心班底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正午陽光成立于2011年,彼時沒有侯鴻亮的坐鎮(zhèn),只是一家后期制作公司,創(chuàng)立者為孔笙、李雪、孫墨龍三位從山影出走的導演。此后三年,正午陽光幾乎承包了山影出品的所有電視劇制作。
嚴格意義上來說,2015年播出的《偽裝者》是正午陽光獨立運作的“出道”之作。
侯鴻亮對此曾解釋道,“一個新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不強,所以還是要做一個受眾面較廣、風險較小的項目,所以選擇了《偽裝者》。”
正午陽光乘勝追擊,又投下《瑯琊榜》《他來了,請閉眼》《溫州兩家人》三枚重磅炸彈,引爆2015年底的熒屏。
年底壓軸大劇《大江大河》不負眾望,首播憑借0.971%的收視率登頂,位居黃金時段電視劇第一名。
近四年,正午陽光出品了十余部劇集作品,每次出手,都引得業(yè)內外高度關注,奠定了“國劇門臉”的地位。
縱觀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集,偏正劇風的《瑯琊榜》《大江大河》《北平無戰(zhàn)事》口碑自然甚高,但一些偏偶像化、青春化的《歡樂頌》《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等劇則未達到正午陽光應有的水平。
眾所周知,自去年正午陽光出品的《外科風云》《歡樂頌2》兩部作品播出以后,外界對其的“國劇門臉”印象,已經大打折扣。
隨后,該公司頻頻流露出的負面新聞,如惡意誹謗《人民的名義》、被于正“告上”熱搜等等,都將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年末大劇《瑯琊榜2》雖然保準了“續(xù)作”口碑,卻丟失了“市場”——收視率最低時期,一度跌至0.2。
內容“跟不上”,資本市場也頻頻受媒體質疑。
在山影于2017年初以40億估值完成6億融資后,正午陽光的資本運作規(guī)劃就備受關注,在獲得華人文化的投資之后,正午陽光開始了資本層面的一些布局,其中包括跟三位明星王凱、靳東、劉濤分別成了三家公司。
通過這樣的資本綁定模式,與旗下常用藝人建立合作關系。但在9月份,正午陽光卻又發(fā)布了調整業(yè)務板塊,取消藝人經紀業(yè)務的相關消息,稱“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內容創(chuàng)作當中”。
而《大江大河》和《知否》作為其業(yè)務調整后的首部“面世”作品,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雖然就當前的成績而言,《大江大河》和《知否》距離成為“爆款”劇的屬性,似乎還不太夠,但爆款潛質仍然被看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