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到了4月初的寒食節(jié),京城百姓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寒食十三絕”小吃,蜜麻花、姜汁排叉、艾窩窩、馓子、驢打滾……一個都不能少。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從護國寺小吃連鎖店了解到,今年寒食節(jié)期間,護國寺小吃60家連鎖店將持續(xù)供應各類“寒食十三絕”。其中,蜜麻花、姜汁排叉、驢打滾、艾窩窩等人氣最高的小吃品種將加量生產(chǎn),以滿足顧客的購買需要。
整盒“十三絕”售價80元
“春季講究增甘養(yǎng)肝,適合吃一些甜食!弊o國寺小吃起源店經(jīng)理李秋華介紹,“寒食十三絕”中,又甜又蜜的小吃特別受寵,蜜麻花、姜汁排叉的銷量是其他普通小吃的一倍多。蜜麻花老北京俗稱“糖耳朵”,之所以到了寒食節(jié)特別火,還有一個原因是,過去寒食節(jié)前后有放風箏的習俗,風箏得插上竹笛,猶如“箏鳴”,吃“糖耳朵”是為了圖個“耳聰目明”的好口彩。
清明小長假護國寺小吃連鎖店將供應蜜麻花3.5萬個左右,“寒食十三絕”小吃每盒價格是80元,包括了全部13種老北京寒食,一盒的量足夠一家四五口吃。另外,每樣小吃也可以單獨購買。
踏青外賣銷量直線上升
進入4月份,春暖花開,不少市民都會選擇踏青出游。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老字號忙著備“踏青外賣”。近幾日,什剎海美食明珠烤肉季門前,外賣窗口始終排著長隊,銷售量直線上升。
“現(xiàn)在一天得賣3000多串烤羊肉串!笨救饧窘(jīng)理魯建偉介紹,預計到小長假,銷量至少得翻一番,在7000串左右,“為了緩解外賣壓力,我們現(xiàn)在把羊肉串加入了網(wǎng)絡送餐的菜單”。
什剎海同和居食府也明顯感到客流量快速增長,該店負責人稱,“現(xiàn)在客流一天比一天多,尤其到周末或者放假,全家人出游的特別多!
除了位于旅游景區(qū)的老字號,位于居民區(qū)的又一順、西來順、曲園酒樓、同春園、鴻賓樓、烤肉宛、峨嵋酒家等店的外賣窗口銷售也都超過往日!拔覀冞@兒接到的醬牛肉、醬蹄筋訂單比平時多了一倍,這都是出游帶來的熱門外賣。”又一順經(jīng)理楊浩說。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
下面,為大家介紹兩款寒食節(jié)美食的做法,來看看吧!
△視頻:品味清明·青團
軟糯青團艾草香
每逢清明,江南家家戶戶都會做青團,主要是用作祭祀,漸漸便成為了江浙滬各地民間清明與寒食節(jié)時的一道傳統(tǒng)點心。10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路過青團店時,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鶯語和人詩。”
眼下,野地里的艾青泛出新鮮的綠色,正是做青團的最好時候。青團主要的原料是艾青,生長在田地邊上,在清明節(jié)前后最鮮嫩。清代文學家、美食家袁枚就曾經(jīng)在《隨園食單》中有過記載:“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
艾青采摘回來,去掉黃葉子,洗干凈,倒入沸水里煮。可以在沸水中放入一些食用堿,這樣艾青熟得快。
這時就到了開始做青團最重要的一步——和粉。如果是純粳米粉的青團,太硬咬不動;而純糯米粉又太軟,青團蒸熟拿不起來。所以,和粉時要取粳米粉、糯米粉各一半。
撈起煮透的艾青,放涼,倒入米粉中進行攪拌。揉到看不到艾青,手不會粘住了,就說明粉和好了。
一般來說,浙江寧波人制作的青團會放入豬油芝麻餡兒或者是豆沙、黃豆餡兒,甜香可口。不過現(xiàn)在恰逢是春筍上市的季節(jié),所以也有不少人會做咸菜筍絲豬肉餡兒,鮮嫩美味。像豬油湯團一樣把餡兒包好,在糯米粉上滾一下,青團就不會粘住了。放進鍋里蒸大約二十分鐘就可以食用了。
蒸熟的青團飄出淡淡的清香味兒,不僅是食物,也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更飽含著滿滿的親情。
傳承百年 茶馓油香
茶馓起于寒食節(jié)禁火,用來代餐,在古時又叫“寒具”。因多與茶飲共食,也叫茶馓。而寒食節(jié)正是清明前后,甚至多地與清明同一天過,慢慢的,清明吃茶鏾就成了一種習俗。
△視頻:品味清明·茶馓
相傳蘇東坡很喜歡吃這種馓子,他在《寒具詩》中寫道:“纖手搓成玉數(shù)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作為一道傳統(tǒng)的清明美食,茶馓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茶馓細如線、黃如金、環(huán)環(huán)相扣、絲絲相連,吃到嘴里香、脆、酥、甜還略有些咸味,而這美味的背后,其實是用心的制作工藝,指法、力度、油溫……樣樣皆有學問,一旦差之毫厘,馓子的口味、形狀便失之千里。要想做出正宗的淮安茶馓,從配料、和面到最后的炸制出鍋,要經(jīng)歷20多道工序。
如今,茶馓不僅是當?shù)厝讼矏鄣奶厣〕,也成為了江蘇的一道美食名片。
來源:央視新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