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當面對這樣的問題,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對自己不要太苛刻了,一輩子不就是圖個安逸享受嗎?何必是個死心眼,做人那么累呢!
也有有人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彈簧,當外界越是施加壓力的時候,產(chǎn)生的反彈力就越強,也就越能展示出個人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能力。筆者認為這個比喻很貼切,人必須像彈簧一樣,學會在壓力面前生存,必須始終保持強勁的反彈力和昂揚的斗志,遇挫而更強。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自己?這里,我想起了在重重壓力下生存的楷!患~,腔棘魚又稱"空棘魚",這種生物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由于科學家在白堊紀之后的地層中找不到它的蹤影,因此認為這個登陸英雄已經(jīng)告別了世間,全部滅絕了。1938年在南非,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腔棘魚,這個史前魚種居然還活著!在距今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腔棘魚的祖先憑借強壯的鰭,爬上了陸地。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其中的一支越來越適應陸地生活,成為真正的四足動物;而另一支在陸地上屢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尋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與陸地徹底地告別了。
而這個安靜的角落就是避難之所,居然是在11000米深的海底。眾所周知,人類入海比登天還要難。首先是巨大的壓力:水深每增加10米,壓力就要增加1個大氣壓。在11000米深的海底,壓力將高達1100個大氣壓,別說人的血肉之軀,就是普通的鋼鐵構(gòu)件也會被壓得粉碎。還有海底的惡劣環(huán)境:黑暗、寒冷!太陽光進入海中很快被吸收。10米處的光能只及海洋表面的18%,100米深處則只有1%了。光線稀少,熱量自然難留,水下的寒冷、黑暗可想而知。然而,腔棘魚通常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底,并把自己隱藏在海底礁石的洞穴里。在惡劣的海底世界里,它們以生存為目標,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學會與壓力共處,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歷史里痛并快樂地生存著,超乎想象地存在了4億年!就是在艱難的壓力下生存的腔棘魚,足以成為人類學習的楷模。
想想當今的年輕人,他們在家庭和學校舒適的生活,就像在溫室中雞雛從蛋殼中孵化出來,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當他們一腳跨進學校的大門,此時此刻他們才會明白了,原來避風港沒有了,迎接他們將是驚風駭浪的考驗。一時間,在社會生存的現(xiàn)實困難當中,有的人迷茫了,有的人退縮了,有的人甚至發(fā)出了"老天待我不公"悲嘆和無奈……道德和思想的迷失使多少人為此走上了歧途。
其實,造物主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沒用經(jīng)歷過失敗的人,永遠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只有在失敗的磨礪當中,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一步步接近成功。希望不是像肥皂泡一樣,剛開始的時候是五彩斑斕的,然而在現(xiàn)實考驗當中,一下子就破滅了。
希望是一塊璞玉,剛開始時候也許是一塊石頭,只有剖開的時候,你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價值。失敗不是結(jié)束,而是新的開始。有時候,面對嚴峻的挑戰(zhàn),有的人退縮了,有的人這樣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這樣的思想是萬萬要不得的,因為只要思想存在任何懈怠的跡象和苗頭,都是埋下了失敗的種子,為其繁衍和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面對失敗、面對考驗,我們應該有"扼住生命的咽喉"的豪情壯志,與困難從不妥協(xié),克服和戰(zhàn)勝一切的困難。
在這里,筆者想起清代的曾國藩。這位毛澤東主席最為推崇的清末大臣,他在初期征剿太平軍而屢戰(zhàn)屢敗,甚至在安慶之役失敗之后,一度想投湖而自戮。但是,他在給咸豐皇帝奏折中寫道:"臣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正是這種對自己狠一點,永不放棄的精神,最后的勝利還是掌握在他的手中。
那么,我們?nèi)绾螒?zhàn)勝困難呢?其實很簡單,我覺得就必須對自己狠一點。為什么要對自己狠一點呢?舉這樣例子,當你挑擔子的時候,如果你能挑得起50公斤重量,你感覺不舒服,于是就減掉10公斤,這樣感覺起來就舒服多了。但是,如果你想繼續(xù)這樣舒服下去,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給自己減壓,到最后恐怕10公斤挑起來,你也覺得受不了。但是,如果你在能夠挑起50公斤的基礎上,再加上5公斤。也許你會感覺到很累。但是,當你咬咬牙,挺一挺就會扛過去,逐漸將肩上擔子份量達到100公斤,甚至比100公斤更重的時候,這時你也能夠挑起這樣的重量。
挑膽子就像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所肩負的任務,剛開始時候,一點點壓力都會讓自己無所適從。但是當你經(jīng)受住所有的壓力,逐漸變得成熟起來,這時候你能夠肩負起家庭和企業(yè)生存危亡的重任,你就會意識到這副擔子的重量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慢慢地加上來的。正是對自己的"狠",才會在今后的人生中你會更多地享受成功地快樂!
人的價值決不是在安逸中的享受,而是在不斷地挑戰(zhàn)中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為什么人類崇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那就是人類永遠不會滿足現(xiàn)狀,正因為如此人類才能不斷進步、發(fā)展。 人生下來不是為了享受的,人生最大的享受是在于你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業(yè)績。曾國藩所奉行"打掉牙,和血吞,有苦從不說,徐圖自強"的立世準則,就告訴了我們必須對自己狠一點。也正是曾國藩幾十年如一日的狠勁,才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為后世所推崇膜拜。
回想過去,你是否為怨天尤人而感到羞愧。面對未來,我們更應該從自身找出差距,對自己狠一點,從不輕言放棄,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近人生的目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