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刻,都是嚎啕大哭的。人類作為萬物之靈,其生命的孕育和誕生,無論如何都應是一件值得慶賀和喜悅的事情。但為什么我們一生下來便嚎啕大哭而不哈哈大笑呢?莫非人在生命之初便感到自己往后做人的艱難?
也許真的是這樣。佛教就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們,就算是涉世未深的少年也會遇到很多煩惱。候清風就曾慨嘆,你對人笑,有人會以為你在討好誰;你繃著臉,有人會說你狂妄自大;你不干,有人會說你沒能耐;你真干,有人又說你想出風頭;你低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有人會以為你假裝謙虛;你盡可能在路上多和熟人打招呼,有人會以為你扎扎呼呼;你想跟人家評評理,有人以為你態(tài)度不好;你什么都聽之任之,有人說你是窩囊廢……多么無奈。科學技術(shù)越來越發(fā)達了,物質(zhì)越來越豐富了,交通越來越方便了,但人們之間關(guān)系好像也越來越疏遠了,人情也好像越來越?jīng)霰×,人心好像也越來越凝固了?/P>
雖然如此,但我們依然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很少人愿意主動舍棄可貴的生命。為什么?并不僅僅是因為生存的本能,更是因為“親”的存在。
我們一出生便體會到而且永遠銘記在心的“親”首先是父母之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之親,兄弟姐妹之親。許多初次出遠門上大學的年輕人在遇到委屈的時候,往往最想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等親人的身邊。在家庭的港灣,雖然也不會永遠風平浪靜,但人們的身心往往是最自由的,可以耐心地傾聽和任意地訴說,可以用愛心加強理解,共同努力締造美好生活。但為什么我們眾多的營利性的和非營利性的組織里,不能創(chuàng)造和維持類似這樣的“親”的關(guān)系呢?
當一個人慢慢長大,除了家人之外,他便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為朋友可兩肋插刀,為朋友可以甘愿付出,這就是友情之親。與同學一起共同學習,互相鼓勵,以后的日子仍然互相交流和幫助,這是同學之親。到了愛情的階段,更是可以山盟海誓,至死不渝,那就是人們所說的力量無窮的愛情之親。
“同志之親”的力量同樣是無窮的!巴尽钡姆Q謂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聽到了,如果再稱別人“同志”,甚至被人認為有老土和曖昧的意味,這實在讓人遺憾。日本歷史上大將清水宗治在與豐臣秀吉交戰(zhàn)受挫而陷入困境時,清水宗治主動到豐臣秀吉軍營中切腹自殺,以換取守城士兵的生命。被譽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第一人”的陸?zhàn)〇|,1895年協(xié)助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親手繪制青天白日旗,不幸被捕后,在獄中遭受嚴刑逼供,最后寧死不屈,也不愿出賣戰(zhàn)友、出賣同志。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不僅僅是甘愿為戰(zhàn)斗犧牲,也不僅僅是因為有道德和紀律的約束,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們不愿為了解救自己而連累同志。甘愿為同志之親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烈士在中國民族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可以說層出不窮。共產(chǎn)黨人夏明翰、瞿秋白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同志就是志同道合的人,為了理想,為了和自己有同樣理想的人,連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革命怎么會不能成功呢?
同事之親雖然仍能為多數(shù)人所承認,但比較之下,親的程度好像有所不及。事實上,作為同事,朝夕相處的時間很可能比家庭成員、同學等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更應該志同道合的同事,親的程度真應該不亞于其他的才對。但現(xiàn)實的世界里,許多人認為,組織成員之間不要說“親”,只要能做到關(guān)系不緊張就很了不起了。
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其中的原由,往往是組織成員特別是領(lǐng)導人缺乏對“親”的認識,缺乏一顆真誠之心。也缺乏溝通。不僅缺乏工作方面的溝通,更缺乏工作之外的溝通。沒有共同的愿景同樣是原因之一。而且規(guī)模越大的企業(yè),好像越是容易出現(xiàn)官僚化和不親的傾向。不管怎樣,如何把同志之親導入組織,使組織成員之間充滿親情,是需要我們研究的課題和追求的目標。
在充滿同志之親的組織里,上級和下級不再單單是上級和下級的關(guān)系,不再單單是同事關(guān)系,而是志同道合親密合作共同為理想奮斗的大家庭的成員。上司不再高高在上,故作風雅,刻意保持派頭,動不動吹胡子瞪眼;下屬也不把上司看作是自己的對頭,他真正發(fā)現(xiàn)上司的一個個閃光點,體諒主管為事業(yè)進行的付出、努力和工作的辛苦,也隨時請教和向主管反映問題。他們在工作上依然有上下級的嚴格區(qū)別,但人格上都非常平等,充滿民主的作風;他們的工作依然有分工,但大家都同甘共苦,忘我工作;他們的工作不再與生活截然分開,工作不僅僅是工作,工作也是生活;他們無話不談,言無不盡;他們也會有矛盾,但他們卻都能非常誠懇、坦率地交流;他們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利益,但都會時時刻刻考慮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他們某些時候也可能會受到委屈受到誤解,但都會坦然面對并不計較也不會因為小磨擦而輕率地選擇離開……
現(xiàn)在,我們常常聽到國內(nèi)外的中小企業(yè),甚至大企業(yè)裁員的消息,甚至一次裁員就達幾萬人。之所以進行大裁員,每個企業(yè)肯定有自己的難處。但不管怎么說,隨意進行裁員,卻不能不讓人懷疑這個組織里上下級之間、組織成員之間“親”的程度。一個組織里,等級性越強,干部和員工的身份差別越明顯,組織成員與組織的關(guān)系中金錢關(guān)系的純粹程度越高,對人力資源的價值越不看中,組織領(lǐng)導人的獨裁習慣和私心越重,越容易做出大裁員的決定。事實上,很多時候裁員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是大量新問題產(chǎn)生的來源。
也許企業(yè)會辯解說,從前定單多,我們不招收那么多的人就無法完成定單,現(xiàn)在定單少了,我們確實不需要那么多人了。當然還可能會有別的理由,譬如裁員是因為這批人員是公司從前的領(lǐng)導招收的,他們本來就有很多不適合我們公司目前的需要。等等這些理由,聽起來無不充滿了道理。事實上,企業(yè)在很多時候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原因不得不采取裁員的決定,也很可能完全是正確的,不僅能解決企業(yè)面臨的問題,也有助于員工的發(fā)展。但關(guān)鍵是企業(yè)領(lǐng)導在做出裁員決定的時候,能不能認識到并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企業(yè)的成長,并不在于員工的多寡,而在于能否適才適用,現(xiàn)在的員工看起來多了一些,但基本上都是適合本行業(yè)本公司寶貴的人力資源,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充分發(fā)揮大家的力量呢?公司目前經(jīng)濟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是應該群策群力度過難關(guān),還是應該裁員解決問題?在不得不做出裁員決定的時候,公司該承擔哪些應有的義務呢?
幾千年前的墨子曾說:“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zhí)弱,眾必劫寡,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墨子所主張的兼愛,與我們這里所講的“親”實質(zhì)的意義是一樣的。
現(xiàn)在,常聽到人們抱怨自己工作的單位,抱怨周圍的環(huán)境。其實越是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組織和環(huán)境就越是這樣。如果一個人能以“親”的眼睛和胸懷來看待和接納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一切也會變得更加美好。而如果我們每個人又都能以感恩之心身體力行,那么各個組織必然充滿了溫暖。而且,充滿同志之親的組織,一定是戰(zhàn)無不勝的。那里必定充滿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和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同志之親推開去,那么與我們有合作關(guān)系的組織和個人,我們的顧客和供應商,甚至我們的競爭者等等,也都應該有親的存在。譬如把自己的產(chǎn)品看作自己的女兒,出售產(chǎn)品看作是嫁女兒,顧客就是我們的親家……大家都用這樣的眼光、胸懷和態(tài)度觀察世界、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便會走向一個新的天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