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遼史
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
◎歷象志中 ○閏考 月度不足,是生朔虛;天行有余,是為氣盈。盈虛相懸,歲月乃牉,積牉而差,寒暑互易,百谷不成,庶政不明。圣人驗以斗柄,準以歲星,爰立閏法,信治百官。是故閏正而月正,月正而歲正。歲月即正,頒令考績,無有不時。國史正歲年以敘事,莫重于此。遼始征歷梁、唐。入晉之后,奄有帝制,《乙未》、《大明》,歷法再變。穆宗應歷六年,周用顯德《欽天歷》;十年,宋用建隆《應天歷》。景宗乾亨四年,宋用《乾元歷》。圣宗統(tǒng)和十九年,宋用《儀天歷》;太平元年,宋用《崇天歷》。道宗清寧十年,宋用《明天歷》;大康元年,宋用《奉元歷》;大安七年,宋用《觀天歷》。天祚皇帝乾統(tǒng)六年,宋用《紀元歷》。五代歷三變,宋凡八變,遼終始再變。歷法不齊,故定朔置閏,時有不同,覽者惑焉。作《閏考》。 (表略)
遼史
《遼史》為元脫脫等人所撰之紀傳體史書,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揭奚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遼史》共116卷,包括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以及國語解1卷。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