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遼史
卷六十七 表第五
◎外戚表 漢外戚有新室之患,晉宗室有八王之難。遼史耶律、蕭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勢分力敵,相為唇齒,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興,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審密氏:曰乙室已。至遼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鶻糯思之后。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還,留外戚小漢為汴州節(jié)度使,賜姓名曰蕭翰,以從中國之俗,由是拔里、乙室已、述律三族皆為蕭姓。拔里二房,曰大父、小父;乙室已亦二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舅氏塔列葛為國舅別部。三族世預(yù)北宰相之選,自太祖冊二年命阿骨只始也。圣宗合拔里、乙室已二國舅帳為一,與別部為二。此遼外戚之始末也。作《外戚表》。 (表略)
遼史
《遼史》為元脫脫等人所撰之紀(jì)傳體史書,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揭奚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遼史》共116卷,包括本紀(jì)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以及國語解1卷。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