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洲可談》卷一百四十一 子部五十一
《萍洲可談》·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朱彧撰。彧字無惑,烏程人。是書《文獻通考》著錄三卷,而左圭刻入《百川學(xué)海》,陳繼儒刻入《秘笈》者,均止五十馀條,不盈一卷。陶宗儀《說郛》所錄更屬寥寥。蓋其本久佚,圭等特於諸書所引,掇拾殘文,以存其概,皆未及睹三卷之本也。惟《永樂大典》徵引頗繁,裒而輯之,尚可復(fù)得三卷。謹排纂成編,以還其舊。雖散佚之馀,重為綴緝,未必毫發(fā)無遺,然較左、陳諸家所刊,幾贏四倍。約略核計,已得其十之八九矣。彧之父服,元豐中以直龍圖閣歷知萊、潤諸州,紹圣中嘗奉命使遼,后又為廣州帥,故彧是書多述其父之所見聞,而於廣州蕃坊市舶,言之尤詳?贾端问贰,服雖坐與蘇軾交游貶官,然實非元祐之黨。嘗有隙於蘇轍,而比附於舒亶、呂惠卿。故彧作是書,於二蘇頗有微詞,而於亶與惠卿則往往曲為解釋。甚至元祐垂簾,有政由帷箔之語。蓋欲回護其父,不得不回護其父黨;既回護其父黨,遂不得不尊紹圣之政,而薄元祐之人。與蔡絳《鐵圍山叢談》同一用意,殊乖是非之公。然自此數(shù)條以外,所記土俗民風(fēng),朝章國典,皆頗足以資考證。即軼聞瑣事,亦往往有裨勸戒。較他小說之侈神怪,肆詼嘲,徒供談噱之用者,猶有取焉。
卷一百四十一 子部五十一
○小說家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