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冤志》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
《還冤志》·三卷(內(nèi)府藏本)
隋顏之推撰。之推有《家訓(xùn)》,已著錄。此書《隋志》不載,《唐書·藝文志》作《冤魂志》三卷,《文獻(xiàn)通考》作《北齊還冤志》二卷?肌端问贰に囄闹尽纷黝佒啤哆冤志》,《太平廣記》所引亦皆稱《還冤志》,與今本合,則《唐志》為傳寫之證。至?xí)兴,上始周宣王杜伯之事,不得目以北齊。即之推亦始本梁人,后終隋代,觀陸法言《切韻》序,則開皇之初,尚與劉臻等八人同時(shí)定韻,更不得目以北齊。殆因舊本之首題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遂誤以冠於書名上歟?觀《宋史》又載釋庭藻《續(xù)北齊還冤志》一卷,則誤稱北齊,亦已久矣。自梁武以后,佛教彌昌,士大夫率皈禮能仁,盛談因果。之推家訓(xùn)有《歸心篇》,於罪福尤為篤信,故此書所述,皆釋家報(bào)應(yīng)之說。然齊有彭生,晉有申生,鄭有伯有,衛(wèi)有渾良夫,其事并載《春秋傳》。趙氏之大厲,趙王如意之蒼犬,以及魏其、武安之事,亦未嘗不載於正史。強(qiáng)魂毅魄,憑厲氣而為變,理固有之,尚非天堂地獄,幻杳不可稽者比也。其文詞亦頗古雅,殊異小說之冗濫,存為鑒戒,固亦無害於義矣。陳繼儒嘗刻入《秘笈》中,刊削不完,僅存一卷。此本乃何钅堂《漢魏叢書》所刻,猶為原帙,今據(jù)以著錄焉。
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
○小說家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