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長沙市橘子洲景區(qū)梅園內(nèi)的蠟梅競相綻放。
臘月、三九,小寒、大寒……一歲最冷的時節(jié),冬天最深的縫隙里,總是飄出一縷蠟梅香。
蠟梅因在臘月盛開而被稱作臘梅,又稱寒梅、冬梅、黃梅等等,人們一般也將蠟梅視作梅花,但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蠟梅自成一科,與薔薇科梅花親緣甚遠。薔薇科的梅花開在春風里,蠟梅卻盛放于隆冬苦寒時,眼下正迎來盛花期。
蠟梅與梅花親緣甚遠
1月13日,長沙橘子洲景區(qū),深綠的橘樹枝頭偶爾還有一兩個柑橘沒有落盡;桂花竟然還在開花,香氣有些悶,像被凍住了;梅花的花苞縮得小小的,很堅硬,還有待春風吹開;山茶倒是開得大大方方的,只是過于艷麗,失了冬之清冷氣韻。
只有蠟梅帶來隆冬時節(jié)最純粹的一縷冷香、最清麗的一抹蜜蠟色。
“蠟梅因與梅花一樣在冬春時節(jié)盛放,且都是先花后葉、有香氣,因而被稱作梅。”省農(nóng)科院研究員、省政府參事張孝岳說,雖然同稱作“梅”,蠟梅與梅花的關(guān)系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關(guān)系疏遠,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而梅花為薔薇科李屬,薔薇科擁有龐大的家族,梅花與薔薇科的櫻花、李花、桃花的關(guān)系顯然比跟蠟梅親近得多,花形、花色也更接近。
蠟梅是落葉灌木,梅花則是落葉喬木,兩者最明顯的不同是花期,蠟梅開在寒冬,盛花期在臘月隆冬時。宋人晁補之曾寫道:“詩報蠟梅開最先,小奩分寄雪中妍!泵坊▌t在開春開放,盛花期要晚兩個月,因此蠟梅又稱寒梅、冬梅,梅花別稱春梅,蠟梅被稱作花中“寒客”,而梅花是花中“清客”。
此外,蠟梅花朵多為蜜蠟狀的黃色,梅花有白、紅、綠等多色;蠟梅香味較濃,梅花香味較淡;蠟梅葉對生,全緣無齒,梅花葉互生,葉緣有細銳鋸齒。
古人并不深究植物的分類,將這兩種植物都冠以梅名,歌之詠之。王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此處“寒梅”可能是蠟梅吧!罢勖贩牦A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說的就應(yīng)該是春天的梅花了。
大約到了宋以后,人們才開始有意識地區(qū)分蠟梅與梅花。北宋黃庭堅《從張仲謀乞蠟梅》:“聞君寺后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南宋謝翱《蠟梅》:“冷艷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都是明確寫蠟梅。南宋王十朋的“ 非蠟復(fù)非梅,梅將蠟染腮”,則確認蠟梅非梅花。李時珍《本草綱目》稱:“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
湖南是蠟梅野生分布的南界
“國內(nèi)少有人專門研究蠟梅,一般都是研究梅花順便關(guān)注蠟梅了!睆埿⒃勒f,蠟梅的相關(guān)研究要比梅花少得多。
有研究稱,野生蠟梅集中分布在北京以南、衡陽以北、上海以西、成都以東,又有一說稱,新寧是蠟梅野生分布的南界,總之湖南已經(jīng)處于野生蠟梅原生地的南端了。廣東也有現(xiàn)代栽培的蠟梅,但蠟梅到了這里冬天不落葉,花也開得不好。梅花卻很喜歡南方溫暖的氣候,在廣東廣泛栽培,在北方較少見到。
在湖南,蠟梅要比梅花常見,但在湖南卻很少有成片的景觀。讓張孝岳驚喜的是,石門縣維新鎮(zhèn)峽陽河的峽谷地帶,分布有大片野生蠟梅。2000年左右,張孝岳以2元一株拉了一車野生蠟梅到長沙,現(xiàn)在湖南省園藝研究所內(nèi)還留存有上百株。
而作為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一的梅花近年來開始受到人們重視,觀賞地點相對集中。近幾年,省森林植物園、橘子洲景區(qū)、曉園公園等都引進梅花種苗進行了規(guī)模種植,以橘子洲景區(qū)梅園為例,這里有500多株梅花樹,蠟梅卻只有十多株。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