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你不如生塊叉燒!”
講真的,我對燒臘的愛,可以追尋到十二歲的我,作為湖南的小鎮(zhèn)青年第一次去到深圳過暑假,當(dāng)時經(jīng)常跟著姑媽去逛深圳城中村的菜市場。
一些關(guān)于菜市場其它的記憶我已經(jīng)淡忘了,但菜市場里的燒臘店卻總是忘不了,透過玻璃窗望去,亮澄澄黃燦燦的各色燒臘掛在窗前,老師傅們熟練的刀工把各色燒鵝、叉燒、燒肉,切成塊,打好包,各色油脂讓我直咽口水。
自此之后,像是燒臘這種食物在我心中,就像是白月光式的存在,以至于,曾經(jīng)我能為了一口好吃的叉燒,能夠從涉外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長沙醫(yī)學(xué)院!
今天安利的這兩家本來我是真的舍不得寫!
曾經(jīng)連續(xù)點了兩周的神仙外賣
終于找到實體店了
這家新財肉記,他們家的燒臘算是我心中衡量燒臘的一把尺子,如果我在外面吃到其他家的燒臘,我對它的評價一般都是:“比起新財做的還是差點意思!
(這是我的外賣訂單,連續(xù)吃了20天)
這家燒臘店也是我21年沒搬家之前最喜歡點的外賣,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連續(xù)點了兩周,以至于我終于想換換口味的那天,老板還打來了電話回訪,擔(dān)心是否是因為前一天的菜品出現(xiàn)了問題。
之前吃它們家總是通過外賣的渠道,說實話,配送的問題和等待的時間對燒臘這個品類并不是很友好,塑料保溫盒的水汽一直在盒里壓著,就很容易讓燒臘變軟,甚至變味,米飯也會被醬汁泡軟,就不太ok。
雖然好吃,但是外賣的出品一直不是很穩(wěn)定,所以這次我們就找到了實體店去探訪一下。
圖源:一博子
到達(dá)門口,就看到櫥窗內(nèi)吊著一只只油光發(fā)亮的燒鵝。店員穿梭于顧客之間,料理臺旁的師傅一刻都不清閑,不停的斬著料。
就算店內(nèi)的人很多,外賣的訂單還是沒有停過。
待店內(nèi)沒有那么忙時,問及老板為什么能做到外賣接不停,堂食也這么爆滿時,老板笑了笑說:“可能是因為用心做了事吧!
店內(nèi)不大,樓上加樓下也就能容納8張桌子左右,店內(nèi)雖沒有華麗的裝修,但卻十分的干凈,整潔。
堂食果然比外賣“香”
每道菜都沒踩雷
他們家如果從外賣的角度來上說,真心不算便宜,一碗碟頭飯差不多要到35元左右,但是如果從單點的角度來說,比起動輒人均200元的粵式酒樓,算是比較實惠的。
我的點餐建議就是堂食的話,可以點一個雙拼或者三拼,或是單獨(dú)的一例,然后再選擇自己想吃的菜品,再整一個碟頭飯就ok。
叉燒是必點,愛吃叉燒的一定不能錯過他們家的這份叉燒,絕對能拯救你對燒臘的壞印象。
它們家的叉燒是偏厚的,厚切一般更考驗工藝,我吃過那種很糟糕的厚切,沒有一絲豐富的油脂感,甜感過重,而且不入味,整體口味一言難盡。
他們家的叉燒真的是把油脂的快樂發(fā)揮到了極致,肥肉的部分外皮帶著絲絲焦脆,瘦肉部分則是被醬汁腌制得很入味,一口下去,肥瘦相間,油脂在口腔中爆發(fā),一點都不會覺得油膩。
雖然有些夸張,但讓我想起了電影《食神》中的形容:“每一塊叉燒的肉汁被封在纖維里面,猶如江河匯聚,里面的筋絡(luò)被內(nèi)力打碎,入口極之松化!
我對燒鵝算是又愛又怕,因為作為一個味覺較為敏感的人,是真心很討厭家禽煮熟后,由于沒有處理好,里面帶有的腥味和肉酸味。
我在長沙吃燒鵝就沒有不踩雷過,每次都是皮過關(guān)肉不過關(guān)。
但他們家的燒鵝是真的沒有一點異味,我是真的可以不沾醬就能直接大口吃的。
燒鵝火候掌握得剛剛好,皮薄而脆,他們家的皮都是偏紅色,而不是軟趴趴的黃色。皮下的鵝油甘香油潤,鵝肉細(xì)膩軟嫩,搭配上秘制的酸梅醬,口感豐富,酸甜解膩。
豉油雞也是我會常點的菜,記得一定要和老板說,多放一些尖椒汁。
切成塊的豉油雞色澤金黃,淋上一層蔥姜油,鮮香四溢,入口,雞皮爽滑Q彈,雞肉細(xì)嫩多汁,雞皮很香脆,雞肉一點都不會柴。
尖椒汁和雞肉里的雞油拌飯一起吃,真的很贊!
店內(nèi)的湯品的選擇也蠻多的,建議選蟲草花排骨湯,味道很鮮,不會有太多其他的味道,在冬天里作為暖胃的存在真心不錯。
蠔油生菜的火候真心很好,咬在嘴里都能夠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一點都不老,有點像是熱炒沙拉的感覺。
整體感受下來,比起外賣,堂食的出品會更加穩(wěn)定,在味道上的體驗也會很好,愛燒臘的人,你們不去吃,我真的會傷心的ok?
開在街邊的燒臘店
很對長沙人口味
這家燒臘店,和第一家相比,更加local,本來我的燒臘外賣訂單只認(rèn)準(zhǔn)了新財肉記,但一位做美食的朋友向我推薦了這家店。
她的原話是:“我一個不愛吃豬肉的人,都可以把他們家的叉燒和東坡肉吃個底朝天!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家店了,都是那種服務(wù)于社區(qū)的外賣小店,確實,如果想快速解決一頓飯,然而又吃好一點,燒臘外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會有一些想給家里加餐的媽媽們,和他們家老板都已經(jīng)熟識,每到飯點就會提著飯盒,買個一例回去加餐,他們之間也早已默契,都無需開口,就能知道需求。
眼尖的朋友或許能發(fā)現(xiàn),他們家和傳統(tǒng)燒臘店有些不一樣,不會太過于執(zhí)著于特別粵式的口味,而是加入了一些湘式的元素,把燒臘像熱鹵一樣的加了辣椒,然后拌了起來。
門店里就一張聯(lián)排的桌子,店門很小很窄,只能過一個人。
老板很忙不停地切著肉拌著肉,真的很忙,一些小菜都是自助式可以自己添加,米飯也是能夠無限續(xù)的。
別看小店不大,但是比我在很多星級酒樓吃得還要對味,而且他們家開了差不多7、8年了,在長沙這座城市能夠把燒臘這個品牌賣到連開三家小店,那可真是“有點東西”。
能讓不喜歡吃豬肉的人
都大發(fā)“豬癮”
他們家的價格比上一家還要便宜,我的點餐攻略是——一例必點的叉燒和一例必點的東坡肉,外加一個豪華三拼,搭配下來,價格不會超過120塊,加上米飯,我們四個人吃剛剛好!
他們家的叉燒剛端上來時,同行的戴小姐就面露難色,因為在她的刻板認(rèn)知里,好吃的叉燒不長這個樣子。
但第一口下去時,我就能夠預(yù)測到她臉上“真香表情”,脫口而出的“我靠,真的好好吃”,沒錯,我期待的就是這個反應(yīng)。
他們家的叉燒,有點類似于熟成肉的感覺,不是廣式的那種偏軟糯的甜味,有種湘西臘肉的硬核。整個口味偏甜辣感,肥肉的部分是那種油脂充盈的厚重感,而不是那種“水”味。
東坡肉雖說第一口的感覺沒有叉燒那樣驚艷,但我個人覺得這道菜會更討普羅大眾的喜好,是那種我會連點一個星期外賣的口味。
口味是類似于甜辣,不是川菜的麻辣,是帶有一絲湘菜的嗆口,肥肉一點都不會膩,瘦肉也很軟,不會塞牙。
接下來就是豪華三拼,店內(nèi)的選擇還是挺多的,各色的鹵味包括鹵牛肉、鹵豬耳之類的都有。我們選的是燒臘里常見的燒鴨、白切雞、豉油雞。
白切雞做得很地道,雞皮軟軟的,滿滿都是雞油的味道,等雞肉冰冰涼涼滑入口中,還沒來得及咀嚼,皮凍就開始融化。
第一口不加任何調(diào)料,吃的是原汁原味。第二口,配點姜蔥茸,真是應(yīng)了那句吃雞名句——“雞有雞味!
燒鴨的話我覺得就還行,該有的都有,但是皮和肉都已經(jīng)散開了,中間的脂肪也不是很豐腴,皮是皮,肉是肉。
好在皮還是很脆的,也沒有鴨肉里的土腥味,但鹵水的味道沒有被吸收的很好。
豉油雞雖然有些偏題,但是好吃的,整體的味道有點像是我們辰溪鹵雞的感覺。
辣椒是夠味的,肉質(zhì)很嫩,一點都不會柴,用來下飯,真的很贊!
這家店屬于把湘粵口味結(jié)合得非常好,既喜歡燒臘的口感又愛湘式的口味的朋友們可以來試一試。
關(guān)于這兩家的具體地址,已經(jīng)給你們放在后臺了,記得點擊下方名片關(guān)注湖南最生活,回復(fù)“吃貨84”獲取具體位置與聯(lián)系方式!
寫到最后
通過外賣軟件我們不難得發(fā)現(xiàn),燒臘這一品類在長沙市場份額上比重非常大,但好吃的卻少之又少,今天安利的這兩家燒臘小店,真的在品質(zhì)和味道上能夠吊打一些人均超過200的酒樓。
我用我的體重向大家保證,這兩家燒臘店,閉眼可沖,不好吃你就來評論區(qū)罵我,我保證不(杠)還(到)嘴(底)!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