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肥腸就走不動路了的那種人
必看這一篇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這句話用在肥腸這類食材上特別合適。
初次接觸肥腸,是在小時候鎮(zhèn)上的路邊飯館,大人們都喜歡爆炒肥腸這道菜,剛端上來時候,酸浸辣椒的香味伴隨著肥腸獨特的“味道”。
關(guān)于肥腸的吃法,每個地方都有講究,每個菜系都有它的代表,湖南人就更愛爽滑酸辣的口感,廣東人則是更愛脆皮款,四川人則是更愛軟糯的耙肥腸,北方人則是喜歡烤著吃。
本次吃遍了了長沙大小館子肥腸的一博子,挑出了我個人認為最值得打卡的幾家,現(xiàn)在分享給“臭味相投”的你們。
01
十六年的老店
專做常德腸子
#海哥常德腸子館#
說起常德腸子館,相信長沙人心中一定會出現(xiàn)“聚鑫朋”和“張氏父子”,而這家海哥腸子館對我來說算是遺珠般的存在,這家腸子館算是朋友對我的“強勢安利”。
和老板娘交談中,了解到已經(jīng)開了差不多有16年,聽著老板娘地道的常德話,讓我內(nèi)心有些暗暗自喜道:“來對地方了!
店內(nèi)的裝修就是和一般大排檔一樣,雖不起眼,但也十分干凈衛(wèi)生。
我們兩個人中午來用餐,沒有多貪心,就點了一個小全肥腸的干鍋和一碟子生菜,剛剛好。
肥腸好不好吃,無他,洗干凈即可。不干凈的肥腸,腥氣重,再牛的老師傅也回天無力,怎么炒都一股子怪味。
聽海哥說,他們家的肥腸都是自己親自處理,處理肥腸時是海哥一天中最忙的時刻。100多斤的肥腸,都需要在這幾個小時內(nèi),全部清洗干凈。撒鹽、浸泡、揉搓、加醋、撕掉油脂、切小塊。
不一會兒,腸子就端上來了,冒著鍋氣,沒有一絲膻臭味。
夾上一寸節(jié)肥腸入口,滑嫩、勁道,辣與麻結(jié)合,迅速感染整個口腔,然后又能在香腴的肥中間,找到一絲回味。不得不說,這家的腸子處理得很干凈,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不錯。
店里的服務(wù)員還會提醒客人不斷地翻鍋,不然會燒糊。吃到一半,還可以加入店里特別準(zhǔn)備的一碟酸菜,剛好吸去了多余的油膩,開胃爽口,這道菜又下酒又下飯。
先嘗過一口原味的之后,就能加上酸菜一起炒了,值得說一下的是,他們家的油水放的特別足,我一點都不擔(dān)心會粘鍋。
顏色紅潤油亮的肥腸,在爐火的加熱下,滋滋聲延綿不絕,饞得我直咽口水!不止勾人的肉香,塊塊醬香味濃,更是它吸粉的秘訣。
夾起一塊,綿乎乎軟糯糯,肥腸已經(jīng)充分吸收了汁水,試問有誰不想來一口?
沾滿湯汁的軟糯肥腸配上米飯,就是一碗肥腸油湯泡飯,真的很絕,就是略微有些罪惡。
買單下來,差不多110左右,小份的全肥腸鍋的價格是98,分量真心很足,兩個人吃完后都還打了包,愛吃常德腸子的朋友們可以閉眼沖這家。
除了這家外,張氏常德父子、聚鑫朋、還有開在運達中央廣場的彎彎腸子館都很不錯,可以自行選擇哈~
02
東北人愛的烤肥腸
配不配大蔥都好吃
#腸來腸往#
圖源:一博子
這家開在河西的東北烤肉店,主打烤肥腸,除了烤肥腸,我們平時喜歡吃得烤五花、烤牛肉,一些常見的品類都有。
在東北還有一衣帶水的朝、韓兩地,也都是有著深厚的吃肥腸的歷史,怪不得我在韓國留學(xué)的朋友一發(fā)關(guān)于肥腸的美食圖,就是和烤肉一起。
圖源:大膽糯米包
烤肥腸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其實不容易的,既要保持香酥美味的口感,又要防止過頭,因此在火候的把控,還有配料方面會特別的仔細。
在朝、韓兩地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會通常用燒酒浸泡,讓肥腸變得更加酥軟,方便入味,然后配上大蒜、蘇子葉等,一起包裹著吃。
圖源:大膽糯米包
大腸卷大蔥是我頭一回吃,口感有點奇妙,入口既帶著蔥的辛辣也混合著腸的爽脆,植物纖維和膠原蛋白在口中擁抱,耳邊仿佛響起了東北二人轉(zhuǎn)。
就是少了一些油脂感,大蔥的味道很濃烈,完全掩蓋了肥腸本身的膻,感覺對嗅覺很敏感的朋友們會喜歡。
圖源:大膽糯米包
烤小腸沒有大腸那么軟塌膩,皮是偏脆的口感,加工好的小腸經(jīng)過火的洗禮,在烤盤上滋滋冒油,蘸上干碟。一口下去,口腔迸發(fā)出的是小腸包裹的油滋,再細細咀嚼小腸,很是過癮。
圖源:大膽糯米包
比起大腸卷大蔥,我更喜歡烤小腸,沒別的就是愛吃外焦里嫩,一口爆油的感覺。
圖源:大膽糯米包
除此之外,還會有些創(chuàng)意的吃法,像是包生菜+烤五花+豌豆,一口下去,油脂更加豐富,除了原本的烤五花的味道還有帶有肥腸油脂獨特的香味,生菜的清爽正好可以綜合油膩感,喜歡獵奇口味的寶子們一定要試一下!
03
脆皮大腸
一口油脂感拉滿
#平湖居?xùn)|廚#
廣式肥腸,很多人喜歡吃,但不敢嘗試自己在家做,主要一方面就是怕處理不好,做出來會有異味,還有一方面是怕掌握不好火候,要么沒熟,要么做太老了。
除了鹵水的燒臘款,我覺得脆皮款更討人喜歡,而說起長沙好吃的脆皮大腸,我一定會推薦平湖居?xùn)|廚的大腸頭。
他們家的大腸頭是我們對食物有嚴(yán)格要求的領(lǐng)導(dǎo)吃到的第一口“哇”出來的程度。
脆皮大腸作為店里招牌,時常是每桌必備的,而且需要提前預(yù)定,而且每次的預(yù)定不能超過兩份,就足以證明這份大腸頭多有火了吧?
大腸處理的很干凈,沒有腥味,和外面鹵味的大腸不同他們家的大腸是先鹵后炸的。
只選用大腸頭的部分,鹵好后上皮水吹干,再低溫炸出脆皮,脆皮彈牙,肥厚而不膩。
每一份都是現(xiàn)炸,而且非常要掌握火候,炸得太過或者是一不注意就會把大腸里的水分和油脂蒸發(fā)掉。
上桌之后肥腸的香味直撲鼻腔,老板娘還在旁邊提醒一定要趁熱吃。
肥腸內(nèi)里的油脂被煸走了,第一層很脆,第二層卻是油脂感很足的軟糯,喜辣的朋友們還可以搭配干碟粉一起,強推!
#頂山頭螺螄粉火鍋#
#味記食鋪#
#順德尋味院#
除了這家外,頂上頭螺螄粉火鍋的咔嚓肥腸、味記食鋪的脆皮大腸、尋味順德的脆皮腸做得都很不錯,值得推薦。
04
川式肥腸
熱辣愛好者的福音
#石灰石燒雞公#
圖源:蟹蟹球
四川的肥腸是討湖南人喜歡的,一節(jié)肥腸入口,麻、辣、香、鮮之味應(yīng)接不暇,登時令人像受驚的鴕鳥般不知所措,恨不得將舌尖插埋在肥腸圈套內(nèi),躲閃那火辣辣的鞭撻。
這家石灰石燒雞公,除了有芋兒雞之外,還有長沙人都很喜歡的肥腸雞。
圖源:蟹蟹球
加入肥腸之后,絕對是網(wǎng)紅芋兒雞的升級版本,絕對讓愛吃肥腸的重口味星人,兩眼發(fā)光。
優(yōu)選鄉(xiāng)里土雞,保證雞肉的口感,新鮮豬大腸,用鹽、醋、面粉反復(fù)揉洗去除不友好的氣味,先同土雞一同爆炒,再壓,讓香料充分的被肥腸和雞肉吸收,肥腸軟糯,雞肉鮮嫩。
#爆巴川館#
除了石灰石燒雞公里的芋兒肥腸雞,爆巴川館里的豆花肥腸絕對是下飯的一把好手,肥腸處理的很干凈,絲毫沒有異味。
這道豆花肥腸一上桌,我們?nèi)齻肥腸愛好者就兩眼冒光,毫不夸張。說真的,肥腸搭子不那么好找,如果有,那一定是能吃到一路去的“自己人”。
肥腸洗得干凈,去掉了大部分腸壁油花,只留一點肥腸風(fēng)味,這種是很妙的。
吃一口下肚,頓時覺得自己來到了四川。汁濃味厚的肥腸在牙齒和舌頭之間糾纏,厚重的紅油下,辣椒豆瓣香料的香氣和辣味層層而出,真心很爽,很熱辣。而且辣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哦~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