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菜真是
可鹽可甜
hello,大家好,今天又是你們的一博子來值班啦。
最近被咱戀愛腦爾濱刷屏了,除了東北的冰雪大世界,對我們這種吃貨來說,天一冷,東北菜的主場就到了。
鍋包you、小雞燉me菇、地三鮮er……只要念出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咒語”,一盤盤沉甸甸的、分量十足的經(jīng)典款,便會用它們滾燙鮮香的熱氣,安撫每一個因為天氣寒涼而傷感的味蕾和胃。
今天給大家安利的一家東北菜館,就開在林科大后街,打卡下來,算是最近挖到的一家寶藏驚喜小店!
開在林科大后街的東北菜
東北人和湖南人都很愛
林科大后街,雖然說沒有天馬大學(xué)城那么出名,但也是長沙市內(nèi)小有名氣的“美食高地”。
這家店就在后街的路邊,很好找,只要看到哪里堆滿了學(xué)生,就準沒找錯。
每天飯點,這里就化身為學(xué)生們的第二食堂,來來往往。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地道東北人,說話點餐都帶著濃厚的東北大碴子味。
店內(nèi)的裝修很簡單,就是一般大排檔的裝修風格,不同于湘式小炒,這家店讓我有種夢回90年代的感覺,沒有特別的裝飾,墻上貼著各式的報紙,主打的就是一個懷舊復(fù)古的大動作。
店內(nèi)是開放式廚房,看起來還挺放心的。開在大學(xué)旁,價格自然不會貴
看了一下菜單,雖然說店里主營東北菜,但一些湘菜小炒也都會,我們問了一下老板,基本上來這里吃飯的都不會怎么點湘菜,還是那幾樣?xùn)|北菜賣的最好。
老板還蠻熱情的,一進來叔叔招呼我們坐下,點完菜,轉(zhuǎn)身走進廚房,油煙機混著大火過油爆炒聲,轟隆隆作響。10分鐘后,聲響停了,菜一盤盤地上桌。
雪綿豆沙不吃等于白來
人均40吃到飽
雪綿豆沙一直是一博子的一個遺憾,之前在小紅書平臺爆火,長沙那家需要預(yù)約4個月的東北菜—“餃社”么,他們家就靠一道雪綿豆沙出了圈。
聽東北朋友說,最開始這菜哪個館子都有,普通飯館、路邊攤都有。后來,這菜就變成“隱形菜單”消失了,為啥?廚師會舉起腫脹的手臂告訴你:“哥,這菜老累了!崩习鍟e起計算器敲給你看:“哥,費力還不掙錢!
雪綿豆沙還講究現(xiàn)做、現(xiàn)炸、現(xiàn)吃。
跟吃拔絲地瓜一樣,務(wù)必要在上桌第一時間動筷子,如果等到“小胖子”泄了氣,那么美味則是大打折扣!
用筷子夾著它的時候根本不敢使力氣——雪衣太喧軟,吃不得勁兒的。
哆哆嗦嗦送入口,首先,是將融未融的白糖顆粒感,繼而濃郁的蛋香裹挾著豬油特有的醇香在口腔里綻開來,加下來就是綿密甜軟的豆沙的香甜。
這道濃墨重彩的魚鱗茄子,是本次最下飯的一道菜之一。
茄子被切成魚鱗狀,一端上來就讓人食欲大開,茄子已經(jīng)被煨的很軟爛,有點像是慕斯蛋糕的質(zhì)地,把它搗碎淋到米飯上,簡直不要太韻味。
用筷子往下戳,還會有驚喜,里面居然藏滿了肉沫。
一口下去,口感綿密,唯一的缺點就是吃多了會感覺有點咸。
聞名全國的東北名菜。新采收的榛蘑,燉上香噴噴的土雞,卻是東北人飯餐桌上永恒的經(jīng)典。同行的朋友卻說這道小雞燉蘑菇是她本次的第一名。
榛蘑是首選,可以完美襯托出雞肉的鮮香,所有的精華都混合在湯汁里,說是湯汁,一博子則覺得更像是醬汁,用來拌飯真的很絕。
拔絲地瓜,毫無疑問,是東北甜口菜肴里的扛把子。鐵鍋熬糖,切好炸好的地瓜塊跳進去洗澡,出來就披上了一層晶亮的皮。
夾一塊,糖汁拔起老長的絲;放嘴里,糖殼脆、地瓜糯,比蜜還甜。你別看東北大漢嘴里說著“大老爺們誰吃糖啊”,遇見拔絲地瓜就沒幾個能放下筷子的。
一定要趁熱吃,趕緊的動筷子,等會拔不起來絲了!
忙不迭送入口中,糖漿極致的甜蜜瞬間占領(lǐng)了口腔,緊接著是略帶焦香的脆皮,而內(nèi)里則綿密細致,我這種甜口星人真的是太愛這道菜了!
為了避免廣告嫌疑,咱把具體的地址放在導(dǎo)師瑤瑤的錦囊內(nèi)啦,掃描二維碼回復(fù)“東北菜”就能獲得具體地址!
(PS:如果掃碼顯示“不在活動范圍內(nèi)”,則說明寶子你已經(jīng)加過湘小妹或福利官瑞子、導(dǎo)師瑤瑤啦,直接聯(lián)系他們的企業(yè)微信就可以獲取喲~😊)
寫到最后
整體打卡下來就三個詞——便宜、量大、好吃,買單下來150塊錢不到,我們同行的四個人卻吃得很飽!
湘菜土菜吃多了,偶爾也需要換換口味,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這家東北菜,真心不踩雷,如果有想去的朋友,建議你避開飯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