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
在城市邊緣尋找靜謐與自然
怎樣才能在長沙的夏天玩點不一樣的?那就來一場期待已久的周邊游吧!
提起長沙的周邊游玩,瀏陽絕對是一個寶藏選擇,在某書上關于它的玩法和攻略不計其數,但最熱門的那幾個點都已經被“踏破門檻”,說是像“下餃子”一點都不為過。
而今天這一路線則是會輕松許多,車程合適,既能感受千年古剎靜謐的氛圍又能感受到絕美的自然風光,還能來一場清涼的溯溪之旅。
...
就算是陰晴不定的7月天
也絲毫阻擋不了玩水的步伐
我們從開福區(qū)的長沙收費站出發(fā),途經黃花機場,定位的終點是“瀏陽寶蓋寺”。
一路上經過各式村莊,最先和我們“打照面”的是綠植和空氣,打開車窗,感覺掠過的風撲在臉上都格外濕潤,大口呼吸滿是田園的味道。
從車窗往遠處瞭望去,江南夏日里特有的“山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在眼前,在山腳下還是大晴天,山中就已經暴雨傾盆。
進入到山里后,一路都有水相伴。一條溪流慢慢地向山谷淌來,遇上奇形怪狀的石頭,激起如玻璃珠般晶瑩透亮的水花,一股原生態(tài)的山野之氣隨著傾斜而下的山路撲面而來,好不舒爽。
一些會玩的“戶外人”們早已經占好了優(yōu)質的位置,打牌、聊天、玩水,好不樂哉,在車上的我們心早已經飛了下去。
在瀏陽溯溪,通常是純天然的山溝溪水淺灘,綠樹環(huán)繞成蔭,風吹鳥叫蟬鳴。陽光照射,光影斑駁,烈日在這里似乎都沒有那么惡毒了。
圖源:月月做鞋子的
雙腳踏入溪水,清涼之感直往上冒,甚至還會猝不及防地打個寒顫。
在這里,和朋友覓一處淺灘,搭好桌椅天幕,將水果浸泡在清澈冰爽的溪水中,與世隔絕悠悠然的氛圍感就來了。
美中不足的是,7月的天氣是隨時會翻臉,尤其是在山里,烈日往往會伴隨著一場陣雨,也許前一秒還是陽光明媚,下一秒就開始起風了,烏云遮住了陽光,雨水似傾盆般落下,這時的山間,也別有一番風味。
所以在7月來瀏陽溯溪的朋友們,除了防曬之外,一定要記得帶好換洗的衣物和毛巾,一路濕身在空調車上,最容易感冒了。
正統(tǒng)的國風古剎
曲徑通幽宛如江南園林
順著蜿蜒的山路而上,我們到達了本次目的地——寶蓋寺,也就是最近在某書上爆火的“長沙小京都”。
眾所周知,日本的寺廟建筑風格大多源自我國的唐代,而寶蓋寺是瀏陽沙門四大祖庭之一,也是湘楚八大名寺之一,寶蓋寺歷史悠久,盛于唐、明兩代。
在大門前有一池荷花,正含苞待放,隨便一拍都是禪意感的大片。
進門之前就被大門震懾住,用“莊嚴肅穆”這四個字來形容毫不為過。大門敞開靜候有緣之人
原本的寶蓋寺因清末戰(zhàn)亂而毀,早幾年才在舊址上開始重建的寶蓋寺,用的都是名貴古木,特別是門庭,恢宏大氣,仿古工藝使其看上去就是千年古剎。
在寺廟大門的房梁與屋檐,全部用的是榫卯結構,榫卯結構也是傳承至今應用率最高的傳統(tǒng)建造工藝之一。
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
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
讓一博子不得不由衷的感嘆中國古代的工藝魅力。
圖源:一博子
走過木橋,基本上看到的建筑就成線型分布,正中是佛殿主建筑群。
進入門庭,上萬平的大草坪,就像黃綠色的軟軟的大地毯,踩上去可舒服了,吸引著人們與其親近。大雄寶殿隔著大草坪與前門遙相呼應,陣陣渾厚的誦經聲低沉悠揚,使得原本在夏日里浮躁的心,開始平靜起來。
對于愛拍照的朋友們來說,寶蓋寺門口的草坪是當之無愧的出片神器。
隨便一凹就很出片,滿眼的綠色與夏日里的燥熱形成鮮明的對比。
往殿后走便是萬佛殿,此為中軸線,兩旁由廊坊相通至清眾寮、云水樓、觀音殿、僧眾四合院,整體建筑以青藍為主色調。
倚靠著青山如碧,哪怕只窺見一隅的朱墻琉瓦,古老的回憶也如潮水般涌起,喚醒你對那個時代的幻想。
雨后的寶蓋寺更顯意境十足,伴隨著流水青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心里滿滿當當,沉靜自然。
回廊婉轉,曲徑通幽,黛瓦青磚,清溪游魚,樓臺林立,宛如一座江南園林,滿目都是碧悠悠的翠影。
寶蓋寺歷經滄桑,幾經修復,祖塔保存尚好,碑文殘缺可見。
新修的寶蓋水庫,更是水圍山寺,波生空靈,到寶蓋寺可春賞桃花、夏釣柳塢、秋觀紅葉、冬吟白雪,真是難得的好地方。
鄉(xiāng)間路上的中式庭院
每一幀都舍不得移開眼睛
參觀完了寶蓋寺,自然是免不了在山間走走,于是就發(fā)現了這家“云溪杉舍”。
山中還是下著小雨,門口由綠植掩蓋著,雨水滴落在綠植上,別有一番風味。
穿過前廳,古典的庭院在眼前出現。
石板路邊,綠植被雨水沖刷著,一棟棟低矮的古樸別墅藏在背后。石磚矮墻,青藤瓦缸,榫卯門栓,沒有任何細節(jié)穿幫。
庭院也分為不同的部分,這桌涼亭被綠植環(huán)繞,耳邊是山間的風聲以及水滴落在池塘的聲音,讓一博子想去方文山為周杰倫寫的那一句——“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意境與氛圍感直接拉滿。
云溪杉舍主要分為12個單元,其中“溪畔”“竹語”“錦上”是3間獨立院落,可聽溪凝神、瞰山凝心。
主樓有5套庭院,均有獨立客廳和廚房,古典雅致風格,溫暖“治愈”,此外,還有4套新建的親子套房。
內里的裝修風格簡單淡雅,民宿老板把上世紀70年代的土木屋改造,換成了原木、落地窗、榻榻米,公共茶社、樹下燒烤、溫暖壁爐,應有盡有。
圖源:一博子
值得提一下的是,在民宿旁邊,還有一塊超大的草地,長滿了白繡球花,夢想中的庭院式草坪婚禮,這里也能擁有。
我?guī)湍銈儐栠^了,雖然價格有些貴(對我來說貴,土豪隨意),差不多一間房在880—1380之間,節(jié)假日還會再加收200元,會免費提供一頓早午餐。
有一瞬間覺得,“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寫過的田野詩意,親身體驗到,身在山中,忘記年月。原來建筑和物質營造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讓人立刻感受到美好。
寫在最后
整體玩樂下來,這條路線絕對值得一去,車程在一個半小時左右,路都是去年新修的水泥路,路況良好,記得一定要帶好一套換衣的衣物和防曬產品,防蚊產品也記得帶好哦。
強烈建議大家自備水果零食,不要帶炭火和烤串。炭火煙霧繚繞,烤串的肉香飄散開,十分破環(huán)溯溪的氛圍感。
重點是還特別破壞環(huán)境。如果想要長久地享有這片與世隔絕的清爽之地,那就做到無痕游玩,不留下任何垃圾。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