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收藏在長升溫,但投資需謹慎。(資料圖片)
別稱“方罍之王”的青銅器皿天全方罍確定將“完罍歸湘”,迅速點燃了收藏市場對青銅器的熱情。近日,在長沙多個古玩城出售的青銅器具多了起來,前來問價、咨詢的市民也不少。
青銅器收藏市場究竟有多大的升值空間?收藏愛好者又該從何入手?記者走訪了本地收藏專家,試圖為您揭開青銅器收藏的神秘面紗。
青銅收藏·市場
青銅大省難尋精品
自古以來,長沙就是生產(chǎn)青銅器件的重地,四羊方尊也出土寧鄉(xiāng)。長沙古玩市場地攤上,時常能碰見商周至秦漢時期的戈、矛、劍和匕首等青銅兵器,但據(jù)記者了解,長沙的青銅器大件拍賣幾乎沒有,上百萬級價格的青銅器也很難尋,這是為何?
據(jù)長沙收藏玩家盧運全介紹,目前出于保護地下文物的考慮,國家文物部門尚未開放青銅器市場,限制青銅器的流通,只允許流傳有序的傳世青銅器和海外回流的青銅器在國內(nèi)市場上交易,流通量不大,整體價格偏低。在這樣的客觀環(huán)境制約下,中國青銅器收藏市場的發(fā)展緩慢,交易長期蕭條。
湖南省收藏協(xié)會首席鑒定專家黃念曾也介紹,國內(nèi)市場上能見到的青銅器多為中下等水平,真正意義上的精品很少出現(xiàn)。青銅器是目前變賣套現(xiàn)最難的藝術(shù)品之一,國內(nèi)市場價格遠遠不及國外市場。
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據(jù)記者了解,由于國家相關(guān)條款限制,青銅器大件在國內(nèi)很少見到,國內(nèi)與國外收藏價格相差甚遠。
2007年3月,在荷蘭馬特里斯特舉行的一場拍賣會改變了中國青銅器拍賣的歷史記錄:倫敦著名古玩商推出一件戰(zhàn)國青銅錯金嵌綠松石貘尊,最終以1200萬美元的天價成交,成為目前成交價最高的中國青銅器。
相比而言,國內(nèi)青銅器拍賣卻一直不溫不火。2005年,中國嘉德拍賣出現(xiàn)一件罕見的海外回流西周青銅波曲紋雙耳蓋壺,此壺估價為350萬元至550萬元,最終因沒有找到買家而流拍。而在中國嘉德2012秋季拍賣會元雨軒藏珍中,一件西周青銅龍耳匜僅以391萬元成交。
青銅收藏·揭秘
高科技輔助,贗品猖獗
導致青銅器收藏遭遇尷尬的另一因素,是贗品泛濫。
我國古代青銅器的復制和仿造由來已久,自北宋、元、明、清、民國,直至今日,可以說從未間斷。黃念曾告訴記者,“造假手段包括重新鑄造、拼接、假銹偽裝以及偽造青銅器銘文、紋飾等,F(xiàn)在贗品制作越來越難以辨別,造型按照真品圖錄仿制,以雕塑手法作模,在著色做舊之前,造假者會仔細觀察研究圖錄中真品顏色的細微變化,一層層著色,直到完全逼真地呈現(xiàn)出真品的狀態(tài)為止。”
湖南省收藏協(xié)會副會長魯敬平認為青銅器藏家鑒賞能力普遍不高,他們無心做知識儲備,只追求投資收益,從而導致了贗品的大量涌現(xiàn)。
銅銹移植造假幾可亂真
說到青銅器造假,湖南省青銅器鑒定領(lǐng)域的一位專家向記者說起了他的親身經(jīng)歷。
“有一次,我和兩位同行對一件青銅器做鑒定工作。第一個完成鑒定的同行認為東西是真品,理由是器型和年代的紋飾特征非常清晰。另一位同行在用放大鏡仔細端詳以后也做出了真品的判斷,他認為器物的包漿堪稱完美。我仔細觀察了很長時間,從器型、紋飾和重量方面來看,這件青銅器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對包漿卻產(chǎn)生了疑問。從其紋飾上的銅銹仔細觀察,可以看出紋飾處包漿色差的細微變化,我認定其銹斑是從其他老銅器銹斑上移植的,這是一件老胎后加工的銅器!”
他感嘆,這件青銅器上口的破損之處是由其他老銅器的材料加以修補,再經(jīng)過添加紋飾,鑄造、鑲嵌、打磨、銅銹移植,這種老胎后加工的工藝可謂登峰造極,欺騙性極高。
青銅收藏·門道
最好從小件、小門類入手
受制于法律規(guī)定,而且鼎彝尊卣等品級較高的藏品存世量很少、價格昂貴,長沙一些收藏愛好者把青銅器收藏重點轉(zhuǎn)向了比較小件的青銅兵器和雜器。比如青銅佛像、銅鏡等小件就很受歡迎。
從小件、殘件開始涉獵青銅器,也是藏家自我修煉的最佳途徑。而且,這些小門類占據(jù)一定的市場份額,也能進一步完善青銅器的價格體系。據(jù)記者了解,青銅器市場的整體平穩(wěn)并不能阻擋部分青銅器藏品的高調(diào)升值,其中小件青銅器藏品在市場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價格一度飆升,體現(xiàn)出很高的投資價值。
萬元級別入門,升值空間大
據(jù)盧運全介紹,“近幾年長沙市場上比較活躍的小件青銅器主要以銅鏡和爵杯為主,價位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黃念曾也表示,銅鏡、爵杯的萬元級別價格相對不高,是初入收藏領(lǐng)域者的“入門收藏品”。而且隨著拍賣會的炒作和藏家的關(guān)注度提高,其升值空間巨大。“比如唐代的銅鏡升值迅速,好的銅鏡要幾百萬元!钡蔡嵝,青銅器收藏很容易觸及法律禁區(qū),變現(xiàn)困難,投資需慎之又慎。
小貼士
如何鑒別青銅器
【銹色】 一般說來,流傳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銅器,常見有綠銹、紅銹、藍銹、紫繡等。拿到一件銅器,先要用眼看,若銹色與器體合一,深淺一致合度,堅實勻凈,瑩潤、自然,則為自然生成的銹色。若銹色浮在器物之上,綠而不瑩,表皮銹且刺眼,就是偽銹了。
【手感和聲響】用手掂量,過輕或過重要引起注意。還可用手敲擊實物,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發(fā)出“嗡”音,則需提高警惕。
【花紋和款識】 夏代銅器花紋簡單;商代花紋華麗繁縟,且多遍體生花;西周大致與商同,但后期趨向素樸;春秋戰(zhàn)國的花紋清新活潑;秦漢重實用。至于款識,主要可從其字體加以辨別。商代字體規(guī)整,筆勢遒勁大方;周朝早期沿襲波磔體;春秋時書體有肥體和瘦體;戰(zhàn)國金文字體大、金不考究;秦朝統(tǒng)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名詞解釋
青銅是紅銅、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發(fā)明。青銅文化在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古代青銅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戰(zhàn)爭,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青銅器文化體系。
法律法規(guī)
青銅器自古以來被視為“國之重器”!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guī)定,“只有1949年前出土、并且有明確著錄的文物才允許流通”。以致在當下藝術(shù)品市場上罕見青銅器的身姿,而其市場價位同動輒上億計的古代書畫、瓷器相比,更顯低調(diào)。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