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消費者發(fā)現(xiàn),一度銷售火爆、承諾可以在隔離期間予以投保人相應經濟補償?shù)摹案綦x險”,開始陸續(xù)下架。也有不少已投保的消費者表示,“隔離險”的理賠并沒有那么容易。具體情況是怎么樣呢?記者了解到,所謂“隔離險”“防疫險”,大多是一年期以內的意外險,觸發(fā)理賠條件后保險公司以津貼形式進行經濟補償。此前走紅的隔離險,由意外險作為主險并附加保障法定傳染病隔離津貼保險構成。然而,部分險企宣稱“隔離一天,獲賠金額150元至1000元”,但實際情形卻是只有特定、少數(shù)情況下的隔離才能獲得相應賠償。“買易賠難”的問題,也讓市面上在售的隔離險面臨很大爭議。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止到3月22日,有關隔離險的相關投訴已達到1889條。大家關于“隔離險”的投訴集中在“被隔離卻沒有產生理賠”“退保手續(xù)費高昂”“理賠證明材料苛刻無法提供”“強制購買”等。不久前,上海銀保監(jiān)局提醒稱,部分“隔離險”的責任免除條款中約定,被保險人雖被集中隔離但未自費支付隔離費用的,保險公司不承擔理賠責任。另外,投保前已疑似感染或已收到通知要求隔離的、保險合同生效前被保險人所在地區(qū)被列為國家公布的中高風險地區(qū)等情況均可能屬于責任免除情況。消費者需清楚理解后再投保。一個密接跟我同車廂,然后(我)就被隔離了,之后去理賠保險,他們拒絕理賠,說我一個證明不夠,但我的證明是當?shù)匦l(wèi)健委開的,后來我在保險平臺投訴,沒人處理。此前,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理賠負責人證實,保險公司對隔離險中的“隔離”定義非常嚴格。 - 保險公司只認當?shù)卣蚴欠酪卟块T蓋章的文件,具體為政府或防疫部門授權強制隔離的命令文件,以及防疫部門或醫(yī)療機構出具的強制隔離證明文件。社區(qū)或者居委會開的隔離證明是沒有用的!
- 通常購買隔離險兩日后方可申請隔離津貼,兩日內發(fā)生的不賠,隔離津貼最多可獲賠30天。
只要不符合保險公司定義的“隔離”要求,保險消費者買了隔離險等于買了個寂寞。還有一些上班族因為身處中高風險地區(qū),居家管控,但還沒有進入保險公司定義的“隔離”狀態(tài),能否買份隔離險呢?泰康在線保險客服給到的答案是:“健康碼是綠碼的才能買隔離險”。一句話,你得處于疫情防控的安全狀態(tài),才能買隔離險!目前,市面上一些隔離險的售價一般在59元至89元之間,在理賠范圍內消費者能得到每天約200元的補償。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買保險的時候,銷售人員并沒有將保險細則詳細告知。(理賠范圍)沒有說,之前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話自然就不會買了。 記者了解到,除了投訴率高,大量的理賠申請給保險機構帶來壓力,也是“隔離險”下架的重要原因。
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前期為開拓市場,各保險機構都把“隔離險”產品的保費壓得很低,“隔離險”產品的盈利狀況并不好。推高了賠付率,當下現(xiàn)實情況與以前產品設計時的風控不符合,為了控制風險不得不將這類產品下架。 法律人士告訴記者,“隔離險”作為一種新型保險,應當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針對隔離險存在不如實宣傳、理賠困難等問題,今年2月,銀保監(jiān)會財險部日前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隔離”津貼保險業(yè)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從六個方面對“隔離”津貼保險業(yè)務進行規(guī)范。“隔離險本身就是一個階段性的產品,不應長期存在。短期內,可以探索由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出臺示范性條款!北本┕ど檀髮W保險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宋占軍表示,隔離險作為一個和疫情形勢聯(lián)系緊密的險種,從產品定價上本身也應該快速迭代,及時下架舊產品、上線新產品,也是該種產品的一個內在要求。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