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橋北側旁邊,有一條小路名叫“義士路”,雖然往來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會將這條路,與黃鶴山的五義士墓聯(lián)想到一起,近日,很多到黃鶴山的踏青市民,都看到有人在此重新描寫“五義士墓記”,這段過往的歷史,再一次引來市民關注。 五義士之一貢松的兒子 貢吉緯:那邊是以前的一個基督教醫(yī)院,美國人開的一個基督醫(yī)院,失火的時候,這里就是煉油廠,這邊是個大茅坑,父親剛好下班,回來吃飯,正在吃飯的時候,飯都已經(jīng)上桌了,聽到這個警鈴聲音了,他拿起消防水槍就過來了。 今年82歲的貢吉緯告訴記者,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現(xiàn)在的位置,以前是燮源昌桐油號,在1948年6月17日,煉油時油鍋起火,造成桐油號內及隔壁省公路局淮陰工務段駐鎮(zhèn)江辦事處庫房內汽油桶爆炸,引發(fā)大火。父親貢松和很多趕來的鎮(zhèn)江市民紛紛救火,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將大火撲滅,當時有三十多人受傷,貢松、趙俊超、裘連喜、王少卿、馬承群五人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時貢吉緯才8歲。 五義士之一貢松的兒子 貢吉緯:包括鎮(zhèn)江市的,丹徒的,無錫的,常州的消防車都過來了,那個火太大了,犧牲的五個人中間,還有一個是消防隊長,我的父親是火毒比較嚴重,燙得太厲害了,沒有救得過來,好多人都救好了。 隨著年歲越來越大,貢吉緯近幾年愈發(fā)思念父親,他經(jīng)常都會和親人一起,到黃鶴山東麓的五義士墓悼念父親。貢吉緯的侄子貢祥勝告訴記者,五義士墓修建后曾兩次修繕,但墓前的五義士墓記是1993年10月立的,經(jīng)過近30年風吹日曬,碑上的紅漆脫落、字跡也看不清了,為了讓上山的人能看到這段歷史介紹,彰顯鎮(zhèn)江城的英雄氣質,近段時間,貢祥勝都會用業(yè)余時間來重新描碑。 貢松的孫子 貢祥勝:我過來把它描一下,讓到這邊來的人,更多的人能看到這個,了解他們的事跡。 貢祥勝說,他多次描碑的時候,遇到過往市民,大家在了解到他祖父的事跡后,都會主動幫忙描碑,這其中就包括他的一位同學。 貢祥勝的同學 顏強:我之前就知道這個事跡,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是我同學的爺爺,也是其中之一,我聽了之后就特別的振奮,也是覺得描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學習過書法的顏強主動參與到了描碑當中,他表示,自己愿意出一些力,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讓英雄見義勇為的精神得到弘揚和傳承。 貢祥勝的同學 顏強:很多鎮(zhèn)江人可能不知道義士路的來歷,我覺得是可以作為我們鎮(zhèn)江精神,和鎮(zhèn)江見義勇為的故事,讓我們更多的人知道,義士路的來歷,和發(fā)揚見義勇為,勇于犧牲的精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