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里村,位于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zhèn)東北部,是福建著名的畬族聚居村。
因其歷史悠久,傳統(tǒng)建筑保留較完整,畬族文化傳承較好,歷史古跡較多,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傳統(tǒng)村落保護名單。

清康熙十二年(1683年),半月里村的先祖雷文壽遷居到這里,開枝散葉,衍發(fā)成族,保留了畬族單一同姓近親相聚,大分散、小聚居的傳統(tǒng)格局。從選址布局、空間組織到單體建筑,村莊的整體設計猶如渾然天成。
半月里村背靠狀如彎月的青山,因此得名“半月里”,詩意又富有哲理,月滿則虧,“半月”才是剛剛好的幸福。
半月里村
村前龍清溪蜿蜒流過,溪流對面是寬闊的山野,山野兩側還有兩座清秀的小山包拱衛(wèi),形成“枕山,面屏,環(huán)水”“發(fā)福發(fā)貴之地”的布局,鐘靈毓秀。
半月里村
村中建筑順應山勢高低錯落,街巷基本以民居為中心自然形成,主干路與小巷相互交錯。院落寧靜,門樓別致,青磚黛瓦,古韻十足,處處充滿畬族特有的民俗風情。
半月里村
以畬族刺繡草龍草鳳為元素的“!弊帜镜,以及古民居照壁上的“福”字,都頗具特色。半月里村至今保存著成片的清代畬族古建筑群,包括龍溪宮、雷世儒大厝、秀才院、雷氏宗祠等,是研究福建畬族古建筑的藝術寶庫。修建于道光年間的雷世儒大厝,大小房間38間,占地1300平方米。雷世儒經(jīng)商致富,建祠辦學,在光緒年間被恩賜為武舉人,他的宅邸也被稱作舉人府。原有三重門,大廳高懸的匾額上寫著“榮增五!彼膫大字,正對廳堂的墻壁上嵌著畬族特有的龍鳳五福(蝠)圖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蝙蝠和“福”字諧音,象征如意吉祥,幸福無邊。滿足了人們祈福求吉的心理。
半月里村
秀才院曾連續(xù)出了雷世儒、雷步緣、雷步武、雷加潤、雷加業(yè)五名秀才,這在全國畬族村中是絕無僅有的。
正因為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積淀,村里原汁原味的畬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不斷,包括畬族婚俗、畬族小說歌、畬族青草藥等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半月里村
2014年,“閩東畬族婚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精妙的選址,精美的建筑,到精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半月里村飽含了福建畬族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世代累積的民族智慧,做到了民族文化與悠久歷史共舞、“!蔽幕c天地自然和諧共生。34文物里的福(半月里村)音頻:00:0004:13點擊上圖開始純享音頻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