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相關文件 說我是被起訴 我就很奇怪 怎么會突然間 被一個陌生人給告了 “從天而降”的法院傳票
2020年,39歲的楚先生在福建泉州經營茶館和干洗店。楚先生為人隨和,從未與人有過生意上的糾紛。
就在一個清晨,楚先生卻突然收到了一張來自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人民法院的傳票,他作為被告卷進了一場購車官司。
看到傳票內容,楚先生十分震驚,自己從未參與過車輛買賣,原告楊樺(化名)更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重慶,兩人素不相識,又怎么會產生經濟糾葛?
楚先生隨后來到法院。在法院,他看到了一張匯款單。匯款單顯示,2019年9月,原告楊樺向楚先生的干洗店賬戶匯入90余萬元,匯款名目為“購車款”。
看著那90多萬元的進賬,楚先生回憶起了一樁往事。楚先生告訴法官,2019年9月,他的賬戶確實有過一筆90多萬元的進賬,但這筆錢和購車款毫無關系。
家境優(yōu)渥的神秘女友
2019年秋天,楚先生的網戀女友楊露(化名)稱自己有一筆貸款急需進賬,請求楚先生用泉州的商務賬戶代收一筆資金。楚先生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了女友。
當時,楊露稱自己工作繁忙無法親自前往,派了自己的“財務秘書”楊君(化名)飛到泉州辦理“過賬”。出于對女友的信任,楚先生全程沒有提防。而正是這次“過賬”的90余萬元,讓楚先生惹了官司。
楚先生和女友楊露相識于2018年年底,二人同在一個“全國商鋪微信群”,楊露主動添加了楚先生為好友。
楊露自稱比楚先生小6歲,家境很好,還是高干子弟。可不幸的是,自己常年忍受婚內家暴,精神非?仗。二人在微信上相談甚歡,隨著交流不斷深入,確定了“戀愛關系”。
楊露出手十分闊綽,戀愛半年,向楚先生轉賬超過40萬元。作為回饋,楚先生經常會給楊露的工作出謀劃策,兩人也越發(fā)信任對方。
可就在2019年年底,楚先生和楊露開始頻繁鬧矛盾,最終分了手。分手后,楊露要求楚先生歸還戀愛期間自己轉給楚先生的所有資金。
最終,楚先生和楊露委托的“財務秘書”楊君在泉州當?shù)氐呐沙鏊炏铝艘环輩f(xié)商協(xié)議,楚先生一次性支付楊露45萬元,兩人從此撤銷任何經濟糾葛和債務關系。在那之后,楚先生和楊露徹底斷了聯(lián)系。
由于聯(lián)系不上楊露,無奈之下,楚先生申請法院將當時參與這個轉賬業(yè)務的“財務秘書”楊君追加成了第三人,參與到案件審理之中。
一人分飾兩角,女友變秘書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楚先生的女友楊露和案件中追加的第三人楊君是同一個人。
楚先生大為震驚,自己以為素未謀面的女友竟然已經以“財務秘書”的身份與自己來往過多次。
而原告楊樺,是楊君的親姐姐。楊樺堅稱,她委托妹妹楊君幫自己的丈夫購買拖頭貨車,并親自匯款到了楚先生的賬戶。因為是妹妹介紹,當時就沒有簽合同,可沒想到楚先生收到錢后會賴賬。
楊樺提供的銀行轉賬憑證,只能證明款項流轉的事實,并不能證明款項流轉的目的。而楚先生一方出示了這筆資金的具體流向,形成了完整的閉環(huán),進而證明了自己跟這筆資金毫無干系。
2020年5月,法院審理認為,該案存在刑事犯罪嫌疑,裁定駁回起訴,移送泉州警方處理。
虛假的購車名目
警方輾轉多地后,最終在四川南充見到了楊樺及其丈夫老張。老張今年58歲,還有兩年就過了能駕駛拖頭貨車的年齡。同時,老張在此前低價出售了自己的舊貨車,還賣掉了牌照。按當時的規(guī)定,購買新的拖頭貨車必須按原有牌照上牌,既然牌照已經出售,購買新拖頭貨車沒有意義。
種種證據顯示,楊樺并沒有購車的動機。
而當問到楊樺夫妻購買新車的資金來源,楊樺稱自己是炒股票賺取。警察走訪了四川、重慶等地多家銀行后發(fā)現(xiàn),這筆款項由妹妹楊君貸款進入賬戶,進而轉到楊樺名下。
除此以外,警方還發(fā)現(xiàn)妹妹楊君以相同的網戀交友方式,在寧波、上海等地進行相似的活動,但是還沒有到提起訴訟的階段。這也從側面說明,楊君找楚先生“過賬”是有預謀的行為。
2021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人民檢察院認為,楊君、楊樺共同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并嚴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其行為應當以虛假訴訟罪分別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二人提起公訴。
庭審時,楊君終于承認,早在與楚先生交往中期,她已經為后來的“追繳行為”,埋下了伏筆。兩人分手之后,為了找楚先生要回更多“欠款”,楊君虛擬了購車這個名目進行起訴。又為了掩人耳目,她以姐姐的名義做了偽裝。
而姐姐楊樺一直辯解自己沒有虛假訴訟的主觀意圖,但在新的一輪庭審中,她也沒有提供出證據證明自己對案件完全不知情。已有的事實是,楊樺不但參與了整個訴訟過程,而且是作為當時的原告在案件訴訟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2022年1月,泉州市鯉城區(qū)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了判決。被告人楊君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被告人楊樺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7000元。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 庭審初期,楊家姐妹還以為自己的行為只是打了法律的擦邊球,可捏造事實訴訟要錢的算盤終究是落了空,那么到底什么是“虛假訴訟罪”? A: 這個案子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虛假訴訟犯罪,并且涉嫌了詐騙罪未遂。因為在這里來講,按照法律規(guī)定,任何一個人以虛假的、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然后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或者是妨害司法的秩序的,就可以構成犯罪。這個案子,被告人她那個所謂的“購車款”只是在匯款的往來中有一個簡單的注明,并不存在著購車這樣一件事情,那她給被害人匯過來的90多萬,也就是這個民事訴訟的被告,其實是完全給她返還回去了,別人已經履行完的債權債務關系,再次地以“購車款”的理由要求對方返還,那當然就是假的。所以這個女子,就是以一種虛假的事實來提起民事訴訟,妨害了司法秩序,并且對被告的權益,可能會構成損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