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就是,人已不在江湖,江湖處處還有他的傳說。金庸正是。最近一則“金庸怎么這么會寫”的高贊帖子,又念叨起這位大師的運筆功力。金庸到底有多會寫?在以俠義自造一方江湖的颯,也在總為人津津樂道的俠骨情腸的柔。分享金庸筆下九個名場面,且看江湖不老,兒女情長。
金庸名場面之
趙敏“搶親”
出自《倚天屠龍記》第三十四回
金庸名場面之
“問心有愧”周芷若
出自《倚天屠龍記》第三十八回
金庸名場面之
喬幫主到!
“金庸迷”康輝說,
在金庸的文字中,
幾乎總是可以“看到”那些場景,
這大概與他做過電影編劇、導(dǎo)演有關(guān)。
蹄聲如雷,馬如疾風(fēng),大氅飛揚,
“喬幫主”出場,
一騎從“千軍萬馬之勢”中騰出!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余乘馬疾風(fēng)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奔到近處,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閃閃,卻見每匹馬的蹄鐵邊緣竟然都是黃金鑲嵌。來者一共是一十九騎,人數(shù)雖不甚多,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前面一十八騎奔到近處,拉馬向兩旁一分,最后一騎從中馳出。
出自《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
金庸名場面之
“情話大王”郭靖
或許,
出自《射雕英雄傳》第十一回
05
金庸名場面之
“鼻子一酸”的一筆帶過
金庸曾說,
小說作者最大的企求,
莫過于創(chuàng)造一些人物,
使得他們在讀者心中
變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讀到此處,鼻子一酸,
是因為金庸一筆帶過,
“就把《射雕英雄傳》的人全寫死了”,
就把那些我們真情實感愛過恨過追過的人,
掩埋在了泥土里。
出自《倚天屠龍記》第三回
金庸名場面之
令狐沖雪夜死戰(zhàn)前溫柔一念
突然之間,四下里萬籟無聲。少林寺寺內(nèi)寺外聚集豪士數(shù)千之眾,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腳,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三四千人,竟不約而同的誰都沒出聲,便有人想說話的,也為這寂靜的氣氛所懾,話到嘴邊都縮了回去。
出自《笑傲江湖》第二十六回
金庸名場面之
蕭峰與阿朱虐戀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這一對,多少人的“意難平”?
當愛——
在“獨自美麗”的唱調(diào)中變得可有可無,
在“拿什么愛”的掂量中變得一文不值,
在雞毛蒜皮的消磨中變得若有若無,
能否記取,愛曾絕對?
絕對無可取代,絕對天下無雙。
有網(wǎng)友評道,金庸是寫武俠小說的,
可論寫起愛情,碾壓一眾言情小說作家。
蕭峰哈哈大笑,說道:“是了!從今而后,蕭某不再是孤孤單單、給人輕蔑鄙視的胡虜賤種,這世上至少有一個人⋯⋯有一個人⋯⋯”一時不知如何說才是。
出自《天龍八部》第二十一回
出自《天龍八部》第二十五回
出自《天龍八部》第四十九回
金庸名場面之
郭襄淚別楊過
明月在天,清風(fēng)吹葉,寒鴉悲鳴,
信手拈來古典文學(xué)意象,
這離別戚戚之情便濃起來了,
喚金庸為“氛圍營造大師”也不過。
金庸在北大演講時說過,
他的小說“翻成西方文字就不是很成功,
因為西方人不易了解
東方人的思想、情感、生活”。
金庸著作,處處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烙印。
若不甚了了,便會失卻閱讀樂趣。
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向一燈、周伯通、锳姑、黃藥師、郭靖、黃蓉、點蒼漁隱、武三通、朱子柳等各位前輩行禮拜別,和程英、陸無雙表姊妹執(zhí)手告別,轉(zhuǎn)頭對郭襄道:“小妹子,你好生保重,你如有何為難之事,雖無金針,仍可來要我為你辦到。”以前贈以三枚金針,答允郭襄辦三件事,此時不贈金針,等于說不論多少難事,一概皆允,全不推辭。
出自《神雕俠侶》第四十回
金庸名場面之
回味無窮的“白馬結(jié)尾”
好些人說,
就沖著這一段文字讀了全書。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愿你歷經(jīng)千帆,還能偏執(zhí)地說出這句。
因為,那時你大概已知曉:
人人趨之若鶩的,往往并不一定是最珍貴的。
握緊令自己心安的幸福,才最難得。
出自《白馬嘯西風(fēng)》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