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大理市公安局接到一起
電信網絡詐騙預警,
為避免群眾損失,
民警爭分奪秒與騙子周旋。
爭分奪秒與騙子爭搶時間 成功挽損26萬元
民警:“你趕快卸載,馬上卸載!
黃女士:“在哪兒卸載呀?”
民警:“你直接刪除!
黃女士:“我不知道,他們打我電話,說是大理市公安局的,打給我電話!
民警:“你這張卡里有沒有錢?有多少錢?”
黃女士:“有的,有12萬!
在熱心市民的指引下,民警與黃女士跑到最近的農村信用社網點。
黃女士名下一共有兩張卡,民警在確認第一張卡上的錢還未被轉走后,讓黃女士立即更改密碼,又迅速開車前往最近的農業(yè)銀行。
民警:“你好,我是公安局的,這位女士剛剛被電信詐騙,我找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把卡號、密碼發(fā)給騙子了,我已經讓她把銀行卡掛失了,你們幫她看一下錢還在不在?卡上還有125000,還在的吧?”
聽說黃女士卡里的錢還在賬上,民警這才舒了口氣。民警也提醒市民,電信詐騙套路多,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密碼告訴陌生人。
冒充警察引導安裝詐騙APP
手段再多也難敵真警察爭分奪秒
詐騙團伙是如何引誘黃女士交出銀行卡和密碼的?大理警方又是如何成功阻斷詐騙分子轉錢的呢?
黃女士:“對方稱是大理市公安局的民警,跟我說他的名字還有警號,后面又跟我說我的名字、身份證號碼都報給我了,對方說我的身份信息被泄露,被一個叫張某的人辦了銀行卡,那張銀行卡又被拿去詐騙,涉嫌集資往這張銀行卡里打錢,涉案金額2000多萬、還是200多萬,我忘記了!
騙子還聲稱黃女士的銀行卡是在鄭州辦的,需要轉接到鄭州公安局,然后由鄭州公安局的民警跟黃女士聯系,為了博取黃女士的信任,騙子還給黃女士發(fā)來了聲稱是公安局大門及辦公區(qū)的視頻。
黃女士:“他讓我?guī)е业纳矸葑C、銀行卡到一個就近的賓館開個房間,刷下我的身份證,證實我在不在本地,我的位置,然后我就帶著孩子來到旁邊一家小賓館里開了一個鐘點房,他就開始問我的各種信息,還讓我下了兩個APP,然后就用APP跟我聯系!
黃女士說,這兩個APP安裝完成后,雖然可以像微信一樣打視頻電話、語音電話,但是自己卻失去了對手機的控制權。騙子遠程操控了黃女士手機后,還設置了呼叫轉移。
黃女士:“我能看見別人發(fā)給我的信息,能收到國家反詐中心發(fā)的信息,但是我點不開,看得見有一條信息,但是點不開。”
所幸黃女士才接到詐騙電話的同時,大理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預警系統(tǒng)響起,值班民警迅速與滿江派出所聯動,多種方式聯系黃女士。
大理市公安局滿江派出所副所長 徐繼前:“收到預警后,我們給她發(fā)了短信提示正在被詐騙,她的電話被設置了呼叫轉移,我們聯系了她的家屬,查找她的位置,聯系她,給她發(fā)短信!
在民警爭分奪秒的努力下,大理警方成功為黃女士挽回了26萬元的損失。
今晚
《以案釋法》嘉賓
云南民定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陳金玲
主要業(yè)務方向:民商事、勞動、婚姻家事的爭議解決,尤其精于處理合同經濟糾紛和為企業(yè)提供法律風險防控方案。
律師解讀:網絡詐騙、電信詐騙也是屬于詐騙的一種形式。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