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二次(2015—2021年)
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jié)果公布
全國普查范圍內(nèi)的
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
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樹
僅有5株
這5株古樹分布在哪?
具體又是什么樹?
記者9月21日從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jié)果公布的5株5000年以上古樹均在陜西省,具體為: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的黃帝手植柏、保生柏,以及距離黃陵縣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內(nèi)的古柏、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
5株5000年古樹基本信息。來源: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數(shù)據(jù)
一樹具一態(tài),巧與造物爭。古樹是記錄地球生態(tài)變遷的活文物。
樹齡多少年才能叫古樹?記者注意到,《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明確,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
第二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jié)果顯示,古樹名木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是云南,超過100萬株,陜西、河南、河北超過50萬株。全國散生古樹的樹齡主要集中在100—299年間,共有98.75萬株;樹齡在300—499年的有16.03萬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有6.82萬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樹有10745株。截至去年,武漢共有10株1000年以上的古樹,具體分布在黃陂、新洲、蔡甸。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黃帝手植柏至今蒼翠遒勁。李小軍 攝
此次普查,是如何得出其中5株古樹樹齡在5000年以上的呢?
黃帝陵管理局護林負責人李小軍向記者介紹,國家規(guī)定的古樹樹齡檢測一般有三種方法: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老君柏。來源:黃陵旅游微信公眾號
“黃帝手植柏5000多年的樹齡,在當?shù)乜h志以及軒轅廟古石碑上均有記載,昭示著中華民族對生態(tài)最初的認識。”李小軍告訴記者,相傳黃帝聯(lián)合炎帝戰(zhàn)蚩尤,建立部落聯(lián)盟,定居橋山。因砍樹建房、燒柴取火,砍光了附近樹林。暴雨襲來,山洪卷走了很多人。黃帝悲痛萬分,帶頭栽下這棵柏樹。從此,植樹造林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世代延續(xù)。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保生柏。李小軍 攝
國家林草局規(guī)劃院有關(guān)專家告訴記者,古樹保存著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它們對當?shù)氐墓鉄崴翖l件有極強的適應性,是選擇苗木樹種的可靠依據(jù),也是開展雜交育種的最好母本。
位于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的倉頡手植柏。來源:白水縣倉頡廟
讓李小軍印象最深的是10年前,黃帝手植柏的種子落到地面上,奇跡般地長出3株新苗,其中一株長到14厘米。他說:“這說明5000多歲的側(cè)柏仍然有繁殖能力。每年我們收集到它的種子,有一部分的顆粒是非常飽滿的,這是它在自然狀態(tài)下繁殖能力的重要證據(jù)!
位于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的頁山大古柏。何偉南 攝
2012年,黃帝手植柏被實施克隆擴繁保護工程,實驗枝條生長出鮮活根系,7株克隆苗被分別植入陜西南五臺珍稀樹種種質(zhì)資源庫、中國森博園、南寧國際園博園等地。
2016年中秋實施的黃帝手植柏航天育種工程,其種子搭載長征2號運載火箭遨游太空返回。
2020年6月10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倉頡手植柏籽種從太空返回,并進行了籽種移交儀式。
黃帝手植柏太空種子育成的幼苗。李小軍 攝
“黃帝陵苗圃里現(xiàn)在有180多棵太空育種苗,長勢良好,有些已經(jīng)2米多高。通過太空種子繁殖育苗,更好地延續(xù)了黃帝手植柏的基因,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崩钚≤娮院赖卣f。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