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山火映紅半邊天 山下,城市亮起萬家燈火 他們救人民于“水火”
“119”全國消防日
致敬逆行者
2022年夏天,延續(xù)數(shù)天的川渝高溫不斷創(chuàng)下紀錄,重慶森林火災短時集中爆發(fā)。
大火發(fā)生后,應急管理部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森林消防局調動甘肅、四川、云南3個總隊,共一千余名救援人員投入到一線。
2022年8月下旬,面積大、撲救難、風險高的重慶北碚火場告急,十幾米高的大火逼近隔離帶不足百米。在撲救過程中,消防隊動用了十二架飛機和無人機進行空中滅火,在地空高度配合下,局部火勢逐漸退去。
就在大家以為山火得到有效控制之時,山下傳來爆裂聲,火焰瞬間躥出十幾米。
緊急時刻,臨近山腳下的路邊還有許多當?shù)卮迕,正站在路邊拍攝山上的爆燃情景。消防人員一邊處理火情,一邊動員附近村民緊急撤離。
山火蔓延的速度肉眼可見,幾分鐘前在街邊拍照散步的民眾也察覺到了危險,人們跟著救援隊伍撤退。
這時候,路邊一個小伙子出現(xiàn)了狀況。他因為踩到石頭崴了腳,基本無法走動,正靠在土堆上坐著。此時,大部分群眾都已撤離,只剩消防救援人員在后方做收尾工作。
見此情景,消防員立即背起此人快速奔跑,四分鐘后終于將其送到安全地帶。
此時回望剛剛小伙子摔倒的地方,早已被大火淹沒,四分鐘的路程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令人緊張的是,此地離社區(qū)、幼兒園等人群聚集場所很近。按照指令,一百多名消防人員死守火場四公里長的火線,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依偎在山上的小虎路,是一個天然隔離帶。從白天到黑夜,消防員們始終堅守這條火線,防止大火向下蔓延。
然而,當人們悄悄松了一口氣的時候,最危險的事情發(fā)生了,一顆高大的油松倒塌,給整個火場帶來了難以預料的驚險。
十幾米高的油松倒塌,橫穿在小虎路上。大火順著倒木穿過隔離帶,迅速突破了防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下方的居民區(qū)快速蔓延。
大火直接從側翼撲出,直逼山腳下的一家養(yǎng)殖場。老板介紹,養(yǎng)殖場里有一千多頭豬,而且養(yǎng)豬大棚旁邊,還有一個大型沼氣池,如果大火逼近危險可想而知。
三十多名消防員趕往養(yǎng)殖場,他們第一時間在火線一側架設起了幾十米長的水帶,壓制蔓延的火勢。
四十分鐘后險情解除,除了以水壓制火頭,救援人員又在火點附近清理火場,開辟新的隔離帶防止復燃。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火場局部火勢得到了有效控制。
截至8月24日中午12:00,北碚縉云山山火已燃燒近六十個小時。8月25日20:00,云南森林消防總隊決定,采取以火攻火的方式來阻止火勢進一步蔓延。
以火攻火又稱點燒戰(zhàn)術,是由人工點燃火頭,與相向燒來的林火對接,在兩股山火相遇短時瞬間,隔絕山火燃燒所需要的氧氣和可燃物,導致山火熄滅。
點燒特點是省時省力,效果比較徹底,但整個操作過程對于氣候、植被、地域環(huán)境等條件有嚴格的要求。
點燒作業(yè)開始前,很多市民自發(fā)來到縉云山協(xié)助消防隊員開展工作!澳ν序T士”們運送救援人員和物資上山,為山火救援貢獻自己的力量。
山火面前,每一位救援者的頭燈所發(fā)出的光可能是微弱的,可當這些點點微光匯聚在一起,便和肆虐的山火形成了抗衡之勢。
沖天的山火,綿延成一條鮮紅的火線,而消防隊員和志愿者們頭燈所發(fā)出的光,則形成了一道逶迤的銀色光帶。
夜晚時分,縉云山風向變成由北向南吹,消防救援人員抓住這個時機,疏散作業(yè)區(qū)車輛和人員后,五十余名救援人員組成突擊隊,依托隔離帶進行點燒作業(yè)。
消防、武警、群眾等約一千八百人協(xié)同保障,經過近三小時緊張作業(yè),兩條幾十米高的火線迎面相撞,瞬間火光沖天,隨后便立即火熄煙散,整個火場得到徹底控制。
至此,重慶多起森林火災撲救任務全線告捷。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重慶山火的撲滅,離不開每一位參與救援的平凡英雄。這次成功的救援任務,見證了我國專業(yè)隊伍應急救援的硬功夫,也見證了無數(shù)國人凝心聚力的精氣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