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 在江西的墎墩山上 西觀西村村民發(fā)現了一個 深不見底的大洞 經考古專家勘察判斷 這是盜洞 連著一個占地整整4萬平方米的墓園 它正是震驚世界的 千年漢墓“;韬钅” 僅一號墓出土的金器就超過 全國漢墓黃金出土總量 然而當內棺打開時 卻不見遺骨 直到2016年3月2日 墓主人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 他到底是誰? 考古專家們又是如何確定其身份的呢? 01 2011年4月20日至30日,考古專家對古墓進行了大范圍摸底勘察,將發(fā)現的墓命名為一號墓與二號墓。當二號墓被發(fā)現時,已經被盜墓賊瘋狂盜掘。 2013年11月20日,一號墓在清除表層封土后終于露出了真容。2015年11月16日,考古隊員開始提取主槨室的西室,在一堆黃色泥土中發(fā)現了三件精美的漆盒。漆盒中有序排列著光彩奪目的物件——金器! 這是一批金光閃閃的馬蹄金、麟趾金和金餅。它們器形完整,周身飾有精美紋飾,純度高達99%。 在漢墓考古史上首次發(fā)現的金板也埋藏在此,大小不一卻也璀璨奪目。 經稱重,一號墓出土的金器總量達78公斤,超過全國漢墓所有已出土金器的總和。 究竟是誰,能在隨葬品中擁有如此多的黃金呢? 02 2015年12月3日,人們在主槨室的東南角又發(fā)掘出一件精美漆盒,盒中一枚玉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印章在古代乃憑信之物,這或許就是確定墓主身份的關鍵證物! 這枚印章的篆刻風格屬于典型的西漢晚期風格,“劉”是西漢皇族姓氏,“大劉”無非是在強調他和普通人家的區(qū)別,以及作為高祖劉邦后人的榮耀。 由此看來,墓主人非西漢皇家莫屬。并且,史書中明確記載西漢時期的豫章郡只有海昏侯一支,此墓葬又為貴族墓葬,那么一號墓是海昏侯墓的結論就確鑿無疑了。 現在,懸念集中在墓主人究竟是哪一任;韬。 ;韬罟惭匾u四代,他們在豫章郡(今南昌市)生活了一百六十多年,死后都可能埋葬于此。盡管專家一致傾向于墓主人就是第一代;韬顒①R,但還需要更有力的證據證明。 隨著文物一件件被發(fā)掘,專家們期待的歷史線索逐漸匯聚起來。他們發(fā)現一件銅鼎上刻有“昌邑籍田銅鼎容十斗重卌八斤第一”字樣。“昌邑”指昌邑國,“籍田”指每年開春統(tǒng)治者以下田親耕的方式勸導農民辛勤勞作,以獲豐收。 通過墓葬中的“大劉印記”、寫有“昌邑”的鼎以及大量出土的黃金等,考古隊員推斷這很可能就是劉賀的墓葬。 03 2016年1月16日,江西省南昌市;韬畲竽骨謇砉ぷ鳉v時五年,終于進入到了最關鍵的一環(huán)——打開內棺。 內棺開啟,一件件文物讓在場人員發(fā)出驚嘆。然而,最令人期待的墓主人骸骨卻不見蹤影。 經過三天緊張的工作,考古人員終于有了新發(fā)現。在內棺南側,人們發(fā)現一具蓋在死者臉部的“玉覆面”,下面有不少玉塊。 在古代,人們十分相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一般的貴族下葬之后,都會在身上鋪滿玉片。據推測,“玉覆面”和下方玉塊的位置曾經就是墓主人頭部的位置。這個玉塊曾是一座玉枕,內棺中部幾塊大型玉璧則擺放在死者的胸腹部。 就在這時,一名眼尖的考古隊員發(fā)現了一個“小凸起”,方形、似玉,刻痕朦朧,仿若文字。所有人都停下來仔細查看,似乎預感到它非同小可。 這是一枚印章,而且是漢代常用的“方寸之印”。印面邊長2.1厘米,通高1.5厘米,玲瓏剔透,用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考古人員將表面的泥土擦凈,仔細觀察玉面上的文字,線條清晰,構圖規(guī)整,方樸端重。 陰刻篆書的兩個字正是考古人員和專家們期待已久的答案——劉賀! 五年春秋 答案終于水落石出! 雖然此前已有許多證據 指向墓主人是劉賀 但都抵不過這枚小小的印章 自此 “西漢;韬钅埂可以更加確切地改為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