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國民黨當局下令“上海特刑庭”:“處決中共地下黨員 王孝和”。
被捕前,王孝和的公開身份是上海電力公司江邊電站的一名工人。
黃偉一
中共上海市楊浦區(qū)委黨史研究室 主任
上海解放前夕,江邊電站在護廠運動當中,也涌現了一批革命的先鋒。
1948年4月1日深夜,上海電力公司江邊電站一座直流發(fā)電機突發(fā)故障,所幸發(fā)現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然而,國民黨當局卻借題發(fā)揮,污蔑共產黨要破壞全上海電力,借此鎮(zhèn)壓工人、學生,在全城瘋狂逮捕各個工廠的工會負責人。
王孝和被捕兩個月之后,國民黨當局以特務捏造的“破壞發(fā)電設備”為由,將“通共”、“叛國”的罪名強加于王孝和,“判處他死刑”。
9月27日,王孝和被帶上刑場。他的妻子忻玉瑛在刑場上放聲哭喊,痛斥國民黨反動派濫殺無辜。
馮立章
上海市監(jiān)獄管理局辦公室 四級調研員
國民黨反動派用皮帶抽打忻玉瑛,想把她趕走,這激發(fā)了群眾的怒氣。
眼看局面即將失控,國民黨當局被迫宣布:王孝和的死刑延期執(zhí)行!
帶著對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心,王孝和給妻子忻玉瑛寫下家書。
“瑛妻!我很感激你,很可憐你。你的確為我費盡心血,今天這心血雖不能獲得全美,但總算是有收獲的……”
“特刑庭不講理,亂殺人,秘密開庭,看它橫行到幾時。
“但愿你勿過悲痛,在這不講理的世上,不是有成千成萬的人在為正義而死亡?為正義而子離妻散嗎?”
“告訴他們,他們的父親是被誰所殺害的!囑他們刻在心頭,切不可忘!……但愿你分娩順利!未來的孩子就喚他叫佩民!”
9月30日上午,王孝和步入刑場。他神情堅毅,面帶微笑。他的笑容里有對敵人的輕蔑,有對光明的期盼,更多的是為信仰而犧牲的坦然自若。
忽然,王孝和轉過頭去,似乎要尋找什么。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剛滿一歲的大女兒。然而,他并沒有看到她們的身影。
24歲的王孝和,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揮別了為之奮斗的紅色熱土。
王孝和犧牲后不久,他的小女兒出生了。
王佩民 王孝和女兒
佩民這個名字是父親給我的唯一的遺產,也是父親對我的期望。
王孝和在生命最后時刻的坦然微笑,如燈塔般激勵著后人奮勇前行,不忘初心,前赴后繼,迎接上海解放的曙光。
1949年5月12日,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打響了解放上海之戰(zhàn)。
在行軍途中,一位名叫張勇的年輕戰(zhàn)士,寫下了一封真情流露的“與妻書”。
興野:
兄 張勇
張勇是江蘇啟東人,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解放戰(zhàn)爭中,他先后參加了華中地區(qū)的歷次戰(zhàn)役與淮海戰(zhàn)役。
張姚俊
上海市檔案館利用服務部 副主任
在攻打南通石港鎮(zhèn)戰(zhàn)斗中,他5個手指被打斷,但是他依然是沖鋒在前、身先士卒,是非常頑強的一種革命精神。
在革命斗爭中,張勇結識了后來同在第29軍工作的胡興野。
1949年3月,經組織批準,張勇與胡興野終于走到了一起。婚后不久,張勇便匆匆告別妻子,奔赴前線。
1949年5月13日拂曉,解放上海的槍聲首先在寶山的月浦打響。當時,月浦以下至吳淞長達20多里的防御帶碉堡密布,易守難攻。而張勇所在的第260團主要的戰(zhàn)斗任務就是啃下月浦,打開通往吳淞港的大門。
經過一天的激戰(zhàn),張勇所在的第260團占領了月浦鎮(zhèn)前的幾座碉堡,敵人開始后縮。
第二天清晨,敵人在坦克掩護下猛撲張勇所在的陣地。由于很多武器被雨水淋濕,無法作戰(zhàn),他們只能用集束手榴彈反擊敵人的坦克。
沈鴿兵 胡興野女兒
敵人四個坦克向他們陣地開過來的時候,張勇毫不猶豫就帶著集束手榴彈沖上去了。一片火海,坦克和他同歸于盡。
張勇以大無畏的英雄之舉踐行了自己的誓言!“我將愿貢獻我的一切給這一戰(zhàn)斗,為了永久的和平與享福!
張勇犧牲兩天后,胡興野才收到這封“遲到的家信”,此時這對愛人已是天人永隔。
時光輪轉,硝煙已逝。一封封浸染著鮮血、熔鑄著精神的絕筆信,早已成為歷史的見證,偉大而長存。他們背后,是不朽的精神與永恒的力量,更是鼓舞著我們在新時代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的不竭動力與涌動源泉。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